24H直播

川普自認應得諾貝爾和平獎 美前總統歐巴馬曾獲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川普(Donald Trump)曾經宣稱,他在今(2025)年調停了7場國際衝突,因此應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乍看之下似乎有些誇張,但和平獎的歷屆得主其實也不乏爭議人選,像是2009年就曾經頒給上任不到一年、還沒有明顯貢獻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而川普的提名者是否真的能拿出具體事證,向委員會證明他的和平成就?在10月就會揭曉。

美國總統川普2020年就曾表示,「不是我自吹自擂,但我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和平獎,是美國總統川普夢寐以求的肯定。從第一到第二任期,他曾經多次發言表態,表示他應該獲獎,卻至今沒有拿到。而他最近為自己拉票的主要理由,是他在今年已經化解全世界7場戰爭,對於和平有重大貢獻。

這7場衝突中,包含今年登上國際頭條,以色列與伊朗為期12天的相互襲擊。除此以外,泰國與柬埔寨、印度與巴基斯坦等衝突,也都看得見美國調停的身影。

不過,外界也出現質疑聲音。他點名的其他衝突中,有部分沒有直接發生交火,只有長期爭議;也有的雖然簽署協議,但衝突並沒有真的停止。而他最常拿來說嘴的「以伊12日戰爭」,則是沒有簽署任何協議,甚至事後仍互相威脅。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福利德奈斯曾指出,「今年的獎項對世界是一記警鐘,但也旨在認可個人能夠挺身而出,述說自己的故事、創造希望。」

根據諾貝爾本人所立的遺囑,和平獎是頒發給「為促進國家友誼、廢除或減少軍隊、創立與推廣和平會議,做出最多貢獻的人」,由5位挪威國會指名的委員進行評選。

在程序上,則需要現任國家元首、國際法庭法官或和平獎歷屆得主等身分,才能寫信給委員會提名,也不能自己提名自己。

過去的得主包括金恩博士、德雷莎修女、無國界醫生等等,都被普遍視為對於全人類有重大貢獻,去年則是頒發給來自日本、長年倡議廢除核武的「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被團協代表委員田中熙巳指出,「關於使用核武的討論如此之少,令我們感到遺憾,也讓我們感到悲傷。」

乍看之下,川普或許不是最容易想到的和平獎人選,不過翻開過去105次的頒獎記錄,也曾有不少得主引發議論。

例子之一就是2009年得獎的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他當時只就任不到一年,也並未結束任何戰爭或衝突。諾貝爾獎雖然宣稱要表揚他「加強國際外交與人民合作的卓越努力」,但連歐巴馬本人也坦承,對自己得獎感到有些驚訝。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說:「老實說,我不覺得自己值得和這麼多改造世界、受到這份殊榮的人為伍。」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同樣備受爭議。他因為代表美國參與越戰的停火談判,而和北越代表黎德壽在1973年共同獲獎。

不過,批評者指出,季辛吉曾經主張大規模轟炸越南,和平獎頒給他實在太諷刺。而在協議簽署後戰爭也沒有立刻停止,越方代表更是拒絕領獎。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說:「總統先生,我想要獻給您我寄給諾貝爾獎的信函,提名您角逐和平獎,您非常值得擁有。」

美國總統川普回應,「特別從你這裡得知,非常有意義,謝謝你,比比(納坦雅胡小名)。」

由於促進和平的標準相對模糊,不像學術成就一樣容易評估。川普的提名者如果可以舉出具體事例,或許有機會說服評審委員。而目前最受全球矚目的就是俄烏跟以哈兩場戰爭,雖然目前情勢都僵持不下,但川普多次嘗試調停,希望促成各方停火。

有分析認為,如果川普真的讓其中一場戰爭結束,或是取得重大進展,將會讓他的得獎機率大幅提升。而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將在10月10日公布,川普還有1個月的時間可以努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