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擬納新兵必學技能 學者建議採分級訓練模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強化不對稱戰力,國防部不只計畫明後年要採購近5萬架無人機,也規劃把無人機納入新兵必學技能。學者肯定官兵都會操作無人機的規劃,但由於無人機功能大不同,操作技巧也有落差,建議國軍要有更嚴謹分級訓練的模式。
起飛執行監偵任務,這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銳鳶無人機,由於無人機在現代戰場應用層面廣泛,從偵察、監視、運輸、甚至火力打擊都佔有一席之地,國防部計畫在明(2026)、後(2027)兩年籌獲4萬8750架無人機,為了普及無人機的運用,國軍規劃把無人機納入新兵必學技能。
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史順文表示,「將無人機的操作技巧、維護保養等各項基礎訓練,全面普及到每位官兵,來提升陸軍的整體戰力。」
陸軍正在朝「人人都是無人機操作員」目標邁進。而軍備局新一波採購的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甲式跟乙式都是多旋翼型,但導控距離長短不同;丙式跟丁式是定翼型,採彈射起飛,也是依導控長短區分;戊式為垂直起降定翼型,作戰半徑能達100公里以上。
國防部作計室次長連志威說,「含自製5吋跟10吋的無人機及飛行模擬,訓練課程大約是4週的時間。」
學者肯定官兵都會操作無人機的規劃,但越大型且功能越複雜的無人機、例如對美採購的MQ-9B,以美軍來說,飛手需要有飛官經驗。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說明,「未來我們也會獲得MQ-9A、MQ-9B這類的這種大型精密的無人機,他一定得是受過這個飛行訓練,甚至是退役飛行員才能夠執行這種飛行任務。」
國軍持續強化不對稱戰力,共軍卻持續對台施壓,國防部單日偵獲12架次共機、9艘共艦、2艘公務船在台海周邊活動,不過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但近年中方在整肅共軍高層,《紐約時報》報導,共軍內部的不穩定正在削弱指揮層對軍隊的信任,促使北京更加謹慎考慮、對台灣發動攻擊。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