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黨派支持 美眾院通過《台灣衝突嚇阻法案》
美國挺台力道再加一,聯邦眾議院21日口頭無異議通過,跨黨派《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要求政府在中國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時,揭露中共高官及其親屬在美國持有的資金。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黨團會議主席麥克林表示,「如果中共對台灣發動戰爭將有代價,我們說的是真正有針對性的代價,這些腐敗中共精英的金融交易,和海外帳戶將被公開公諸於世,讓中國人民看清。」
共同提案的眾議員麥克林表示,台灣不僅是民主夥伴,也是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參與者,強調法案並非挑釁中方,而是預防性的威懾,展現美國決心。而本屆美國國會已提出20多項直接支持台灣的友台法案或決議案。
像是2026國防撥款法案,提供台灣5億美元軍事援助資金,以及誠實地圖法案,禁止國防部展示將台灣納入中國的地圖;台灣保證落實法案,要求國務卿定期檢視與台灣的交往準則;台灣國際團結法案,鼓勵美國盟友反對中國破壞台灣外交關係。另外,不直接與台灣相關,但有帶到台灣議題的法案則有40多項,涵蓋強化台美旅遊觀光、經貿合作等。
有鑑於中國、菲律賓在南海持續發生領土爭端,中方甚至阻止菲國向自家船隻補給,美國資安公司「記錄未來」近期就透過報告示警,如果台灣周邊爆發衝突,北京也可能也會以同樣手法,阻止維修船前往搶修我國受損的海底電纜。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指出,「中共事實上可以有效達到他戰略上的目標,因為一旦海纜破壞了,整個台灣幾乎就是等於網路沒有辦法行使,目前防範的措施,相對應的還是不足,他有可能是透過正常的方式來剪斷海纜,有可能就是專業的工具來剪斷海纜,甚至於有沒有可能是無人載具來做進行,全方位的檢測才能知道說,哪些是有可能比較脆弱的點,他有可能從那個地方來滲透。」
專家建議,除了現有國內中華電信、海巡署、航管局等跨部門的情資交換,應該擴大與其他友好國家交流衛星感測、軍用雷達等資訊,建立黑名單資料庫,並強化海底電纜基礎設施的監控及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