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國家第3講 批在野侵犯部會憲法職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今(29)日前往新竹市發表第3講,主題訂為「憲政體制」,批評在野黨過半的立法院,通過的修法法案卻被判決違憲,而且侵犯多個部會的《憲法》職權,史無前例。但一席話,再度引來在野炮轟。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29日前往新竹市發表第3講,主題訂為憲政體制。
總統賴清德回顧我國憲法經歷7次增修過程,表示自己身為總統,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接著質疑藍白立委過去1年在立院佔過半席次,是否有通過福國利民的法案?還是在進行政治對立?
總統賴清德說道,「我當過4屆的立法委員,我沒有看過立法院會通過一個法律,竟然被判決違憲,而且侵犯了那麼多機關的《憲法》職權,台灣有史以來從來都沒有。」
賴清德認為,立院通過的7大爭議修法,包括《立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憲法訴訟法》、《公職人員選罷法》、《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以及114年度總預算案。
賴清德批評,相關法案造成朝野重大衝突,而且有違憲之虞,並重申民主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直接民權」解決。
總統賴清德指出,「2024年的青鳥行動,或者是2025年的大罷免行動,其實都是同樣台灣社會珍貴的公民力量,這些力量沒有一個政黨有辦法主導,也沒有一個政黨有辦法阻止。」
不過賴清德一席話,再度引來朝野炮轟。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質疑,「這些都是相當好的法案,總統認為警察人員不重要嗎?總統認為地方自治不重要嗎?」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批評,「以前有改革色彩的民進黨不見了,民進黨自己打嘴巴的同時,今天我們的總統竟然還汙衊立法院的改革。」
在野黨呼籲,賴清德不應喊著團結卻持續分化台灣社會,無助於朝野和諧。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