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灣藍鵲繁殖季護巢攻擊行為增 專家:與樹木修剪方法有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每年4到8月是台灣藍鵲的繁殖季節,在育雛的時候會強烈護巢,主動攻擊入侵者。新北市動保處截至5月,就接獲9件攻擊事件,因此提醒民眾,可以撐傘或是繞道防護,不過千萬別移除巢穴,否則最重罰50萬。有專家則指出,近年台灣藍鵲攻擊事件頻傳,與都市修剪樹木的方法有關。

高高的梧桐樹上,有台灣藍鵲築巢痕跡,南港這處公園在近期整修,居民說可能干擾太多,台灣藍鵲搬家了。不過早一些在5月時,居民李小姐來這邊遛狗時,就拍到台灣藍鵲試圖攻擊自家狗狗,她自己也被攻擊過。

台北市居民李小姐說道,「不曉得到底是爪子抓到我,還是牠的鳥嘴,很痛,後來就避免走這個路了,因為我也不想打擾到牠們小鳥的生長,對吧。」

每年4到8月是台灣藍鵲繁殖季節,新北市動保處指出,藍鵲在育雛時有非常強烈的護巢行為,會主動攻擊入侵的人或動物,建議民眾可撐傘或繞道而行,並提醒藍鵲是第3級保育類動物,千萬別任意移除牠們的巢雀或幼雛。

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其行為恐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第1項規定,最高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台北鳥會救傷中心觀察到,近年來都會中台灣藍鵲攻擊事件有增加趨勢,主要與樹木修剪方式有關,多數施工單位把中低層樹枝剪個精光,導致雛鳥學飛時,直接掉落地面機率大增,讓藍鵲更加護子心切。

台北鳥會救傷中心副組長呂佳磯指出,「因為颱風關係,其實越修越高。幼鳥其實離巢要學飛,需要很多的枝芽讓牠抓握,牠隨便一跳沒有東西抓,牠就直接落到地面上,親鳥其實要保護牠,所以牠就會去驅趕周圍的人跟動物,牠如果在樹上,我們人跟牠有一段距離,牠是不會攻擊。」

鳥類育雛季時,台北鳥會救傷中心特別忙碌,民眾會撿拾雛鳥送過來,這一籠有3隻樹鵲、2隻紫嘯鶇,還有1隻八哥幼鳥。

專家提醒,發現牠們掉落,最好將雛鳥放回鳥巢或先撿拾到旁邊安全處,也要暫時保持安全距離,確定親鳥沒有回來,才將雛鳥送到救傷單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