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農場拋開農藥與化肥 靠自然力量豐收30年

歐洲長期致力於綠色農業發展,法國西部的農民與科學家更是在過去30多年來,持續推行一種完全不依賴殺蟲劑與合成肥料的耕作方式,而是仰賴自然力量,來進行農業生產。這類型農場不僅能穩定產出作物,還促進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繁盛,讓整體自然環境,更充滿生機與活力。

拿著望遠鏡,生物學家布萊塔諾勒正在觀察遠處的生物狀態,他是參與歐洲國家合作「生態農業」研究項目的其中一名生物學家,也是在2018年,第一批向全球提出「生物多樣性下降」警告的吹哨者之一。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布萊塔諾勒表示,「我們每年會損失大約1%的鳥類,在昆蟲類別上,損失數字更接近2.5%,這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

生物學家們指出,「生物多樣性下降」與大量使用殺蟲劑,和作物的種植單一化有關。

布萊塔諾勒指出,現代人食用的多數農產品都噴灑大量的化學物質,引發癌症、生育問題,甚至還改變人體DNA。而昆蟲、鳥類需要生存與繁殖空間,包括樹林、草地以及種植農作物的田地,都是生物棲息不可或確的一環。

為了進行「生態農業」實驗,歐洲有400名農民、60名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研究計畫,追求農業與自然和諧共存。

像是種植可以生產出全球第3大食用油的油菜時,過去常被誤認為不使用化學物質就無法種植,但在這裡,農民不使用化學藥物,利用昆蟲授粉,反而讓產量大增。

布萊塔諾勒指出,「授粉的昆蟲越多,農作產量就越高,在油菜產業中,我們能看到農民的田裡授粉昆蟲數量多時,產量會提高近40%。」

負責監測昆蟲種類,並統計每個區域昆蟲數量的昆蟲學家艾勒克西表示,歐洲超過80%的農作物依賴昆蟲授粉。

這讓協助研究的有機農業業者薩波洛,在同一塊土地上,選擇種植3種需要噴灑化學藥物的作物,與15種完全天然的作物進行比對,結果讓人驚訝。

有機農業業者薩波洛說,「我記得當時很驚訝,硝酸鹽(肥料)的用量減少了一半,我們都在想,過去怎麼花那麼多錢在完全沒用的肥料上。」

由於在整個歐洲國家,多數農業補助金都用於集約式農業,只有不到2%的補助,支持有機農業發展,業者薩波洛認為,這種友善環境與人體的「生態農業」,也能像工業化農業一樣擴大生產規模,期望未來能透過不斷發展,讓更多人從事兼顧生計、生產、生態三贏局面的「生態農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