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為籌措捷運藍線等重大建設經費,啟動今(2025)年第2次市地標售,釋出水湳經貿園區等17筆精華區土地。民代批評市府帶頭炒地皮,市府則說是依法回收開發成本、推動公共建設,學者則認為應該拿來吸引企業進駐,增加就業機會。
土地周圍都用鐵絲網圍住,裡面都是雜草與石頭,台中市政府即將在6月底啟動今年第2次市地標售,共有17筆區段徵收配餘地,其中這塊西屯文商段50地號的精華土地約475坪,每坪底價約305萬元。市府曾說要賣地籌錢蓋捷運,被質疑帶頭炒地皮,無視居住正義。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陳淑華質疑,「盧秀燕之前曾經說要賣地蓋捷運,但是捷運的預算是分年編列,不需要一次的賣地來籌措經費,應該要有健全的財務計畫,為什麼要急著來清空台中市的精華土地?」
台中市民詹先生認為,「影響很大,政府帶頭炒地皮啊。」
以中捷藍線為例,總經費為981億元,台中市府自籌494億,今年編列88億作為開工與工程經費。台中市地政局表示,水湳經貿園區標售土地是依《土地徵收條例》與《區段徵收實施辦法》辦理,回收開發成本、盈餘撥入平均地權基金,再進一步推動各項公共建設。
台中市地政局區段徵收科長劉冠德說明,「開發完成後取得配餘地,依法必須要辦理公開標售,然後收回我們的開發成本,所以我們現在目前做的標售作業,主要是基於財務回收的原則下來辦理。」
台中市府表示,今年2月第一次市地標售,標脫率創歷史新低僅18%,進帳約60億元,本次總標售底價近520億元。都計學者認為,以總價最高的創研段26號土地來說,當初設定就是以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市府應該拿來吸引輝達等企業進駐。
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系副教授劉曜華指出,「創研26甚至它旁邊周邊的土地,市政府可以主動把它拿出來不要說標售,其實送給輝達我都認為這是我們值得投資的。為什麼這麼講?因為這當初我們設定水湳經貿園區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創造就業機會。」
劉曜華表示,持續高價賣地不利於整體的都市規劃,應該回歸土地原本使用設定才是正本清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