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工地挖出迫砲彈殘體 陸軍六軍團:依程序完成銷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處工地今(22)日上午傳出挖到迫擊砲,警方通報軍方處理,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身穿防爆裝,順利將迫擊砲帶出,鑑定為「迫砲彈殘體」。學者從彈體外觀分析,研判是60迫砲,也是國軍後備部隊目前使用的武器裝備,但因為料批號不明,難以判斷砲彈生產年份。
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人員火速穿上防爆裝,準備進入工地,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處工地22日上午正在施工,怪手疑似挖出迫擊砲,擔心引發爆炸,趕緊停工並報警。警方獲報後,在現場拉起封鎖線,也通知國軍到場處理。
官兵動作熟練,利用防爆毯穩穩的包住迫擊砲後帶出來。陸軍六軍團表示,鑑定為「迫砲彈殘體」,引信鏽蝕斷裂,彈體重鏽,料批號不明,無危安顧慮,已攜回入庫妥存,將依廢彈處理程序完成銷燬,結束這場未爆彈驚魂。
台北市中山區正守里里長陳育群表示,「以前是沒有發生,反正也沒什麼、移走就好。」
公視新聞記者黃子杰報導,「在長安東路這處工地發現迫擊砲,學者從外觀分析來看,研判是60迫砲,而目前國軍有運用在新式教召中。」
照片裡,這顆迫擊砲長約15到20公分,專家表示外觀疑似是60迫砲。
而國軍近年大力推動14天新制教召,60迫砲就是後備部隊的建置武器,軍方也有安排後備軍人射擊模擬彈。
國防安全院中共政軍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它雖然射程並不是很長,但是可以幫助步兵,就是在這個支援火力上面,你可以越過一些防線或障礙物這個射擊。那要看這個歷史地圖,是不是附近也許有過這個軍事營區,然後後來這個拆除或搬遷,那這個有可能遺留的一些軍事裝備。」
近年陸續傳出未爆彈事件,較為矚目的像是台積電楠梓廠,去(2024)年8月、11月分別挖出未爆彈,所幸只是虛驚一場;至於2020年,新北市貢寮區卯澳灣的海底有未爆彈,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就地引爆,完成任務。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