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提高致行人傷亡罰鍰上限 職業駕駛繞行交通部抗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不滿交通部修法,大幅提高不讓行人致重傷及死亡的罰鍰,職業駕駛今(19)日發動車輛到交通部前繞行抗議;而行人團體也發聲,認為不斷修法或是期間限定的大執法難以根本改善交通安全。對此交通部回應,除修法遏止不停讓,也會多管齊下,從道路環境以及教育等面向同步改善。
車身貼上「怒」的計程車一輛接著一輛繞行交通部,不滿交通部修法,不停讓行人致人重傷或死亡除起罰金額3萬6000元也將吊銷駕照,且4至5年不得考照,最快6月上路。
職業駕駛認為片面約束駕駛不合理,應該也要同步重罰不遵守規定的行人。
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理事長劉鴻樟認為,「相對地,你要遏阻駕駛人,你對於行人也要有相對條件的提升,而不是說今天行人罰個500塊不痛不癢,根本對行人來講根本不會影響。」
行人團體則指出,交通部近年來政策數變,像是原本計畫加嚴處罰,後來又開放微罪不檢舉,6月起又加重不讓行人罰鍰,政策搖擺只是更加遽人車對立,無助交通安全的改善。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認為,「主管機關應該負起責任來,而不是要社會上的各個用路人去互相對立、對抗,而是交通部把道路工程建設好。」
交通部路政監理司專委趙晉緯回應,「車輛跟行人本來就是一個不對等的存在,但是一旦發生事故、碰撞事故的話,當然受傷最重的往往是行人,所以我們是政策上都是強化弱勢用路人的保護。」
交通部回應,修法是為了保障相對弱勢的行人,但也沒有因此降低取締量能,今(2025)年迄今警政單位統計不停讓行人與行人違規取締件數都較去年期高,交通部也積極推行包括行穿線退縮、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改善路型等等,繼續優化交通環境。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