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公園放養外來種挨批毀生態 玉里鎮公所稱「為增多樣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玉里鎮公所最近在鎮上的親水公園,放養上百隻的紅尼羅魚與錦鯉,不少民眾質疑這些魚非原生種,恐對在地生態造成影響。公所強調,是為了增加景觀與生態多樣性,但引起更大爭議。
一隻隻紅色的錦鯉與紅尼羅魚,在水中看起來格外顯眼,但是這些魚都不是在地原生種,民眾質疑根本是破壞生態。雖然公所第一時間在網路上澄清,是為了打造生物多樣性,但民眾看法很兩極。
玉里鎮民謝家豪認為,「適不適合這個生物棲息,它的棲地營造、水池也不夠深,然後放養這個外來種的魚種,恐怕如果說因為溢流,就會影響到我們原本的生態。」
這批顏色鮮豔的魚,是玉里鎮公所2日在源城里虹橋下的親水公園所放養,總共100隻錦鯉、50隻紅尼羅魚,期望打造兼具自然美景與教育意義的景點,建置前也有邀請民眾參與討論。
玉里鎮公所機要秘書張德倫回應,「它是一個景觀池,它不是跟其他溪流野溪相連的,所以景觀池來講,放養的一個目的為了景觀,所以魚種的鮮豔就很重要了。」
縣府農業處也前往查看,水池是否有連接附近溪流或灌溉溝渠,初步沒有發現溢流或通溪情況,但放養的魚有部分已經死亡,水池環境是否適合魚隻生存,似乎還有待加強。
花蓮縣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生態上面也呼籲大家,可以注重魚的棲息空間或者是遮陰的空間,因為在戶外比較多的陽光照射,以及一些鳥類的活動。」
部分玉里鎮民則是私下表示,野放的魚種適不適合是一回事,但公所面對質疑,竟給網路留言的人貼上酸民或是政治化標籤,實在無法接受;此部分公所則是不再回應。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