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伊朗商港大爆炸增至40死 紐時:疑飛彈固態燃料引爆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伊朗南部港口週六(26日)突然發生大爆炸,猛烈火勢直到週日才受到控制,已知至少造成40人死亡,1200多人受傷。有消息指出,引發爆炸的是用於飛彈固態燃料的化學物質過氯酸鈉;也有報導表示,伊朗曾於3月間自中國進口一批過氯酸鈉,不過伊朗國防部予以否認。伊朗總統週日特地前往災區視察,強調將會查明事故原因。

伊朗南部靠近荷姆茲海峽的沙希德拉賈伊港,在爆炸發生後第2日,依舊籠罩在巨大的黑色煙團中。這起事件發生在週六上午,港口的貨櫃區先是起火,冒出有化學物質燃燒的橙紅色煙霧,接著便發生大爆炸,威力之大連遠在50公里外都聽得見。

伊朗目擊民眾說道,「我聽到一聲巨響,非常大聲。然後我們看到不幸地引發火災 ,你可以看到車損嚴重,所有車的車頂和擋風玻璃都碎了。」

事故發生後,消防飛機和人員連夜灑水灌救,但火勢延燒超過24小時,到了週日才獲得控制。這起事件釀成重大傷亡,被緊急送醫的傷患回想起當時情景餘悸猶存。

伊朗爆炸傷患表示,「整個倉庫都充滿了煙霧、灰塵和灰燼,我不記得我是躲到桌子底下,還是被爆炸拋到那裡。」

伊朗總統週日親自前往現場視察並慰問傷患,強調必須查明事故原因。

《紐約時報》引述一位與伊朗革命衛隊有聯繫的人士說法指出,引發爆炸的是過氯酸鈉,是一種飛彈固體燃料的主要成分。一家私人海事風險諮詢公司則透露,3月伊朗才剛在這處港口,卸下一批來自中國的過氯酸鈉火箭燃料。

不過伊朗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當地沒有進出口任何用於軍用燃料或軍事用途的貨物。北京外交部則在聲明中提及,有3名中國人受到波及受傷,但情況穩定。

目前伊朗當局將這起事件視為意外,宣布週一為全國哀悼日,同時強調港口只有一區受到影響,其他區域仍照常運作。

但伊朗民眾則從哀悼轉為憤怒,質疑政府為何將大量危險可燃物堆在港口,沒有妥善處理,讓類似貝魯特爆炸的悲劇重演。

而最近正值伊朗與美國代表在阿曼就伊朗核計畫進行談判,此外以色列曾在2020年對同一港口發動網攻,這起事件是意外還是蓄意攻擊,也不免引發外界聯想。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