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機敏單位將領晉任改不公開 國防部:由主官代為授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3月份才發生共軍公布疑似我資通電軍現役人員個資,但當時我國防部反擊共軍是指鹿為馬。但為了強化保密國安、軍情、特勤等機敏單位將領資訊,國防部證實,未來這些機敏單位將領晉任將改為不公開。專家肯定相關保密措施,強調國軍將領出現在媒體或報導中,都可能成為共軍偵蒐素材。

共軍3月份公布疑似我資通電軍4名人員個資,當時我國防部回擊,共軍擷取網路公開圖片、指鹿為馬。

而原先由國防部或總統府集中公開的國軍將領晉任授階將有部分調整,像是國安、軍情、特勤等機敏單位將領晉任,國防部證實將改為不公開,由單位主官代為授階,避免相關個資被共軍刺探蒐集。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盡可能的透過不要公開授階的方式,讓共軍蒐集情報的成本增高。」

專家分析,部分將領出現在媒體或報導中,都可能成為共軍偵蒐素材,肯定國軍對機敏單位將領的相關保密措施,但也點出我方要反過來情蒐共軍將領的難處,畢竟威權主義國家隱蔽資訊較為容易。

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指出,「部隊軍官畢竟還是會有一些公開行程,錄影、訪談甚至於新聞發布的同時,共軍當然可以對你做個別的調查跟記錄,我們對他們其實就比較辛苦,因為他們畢竟是比較封閉的環境。」

共軍不只想滲透情蒐,11日還執行「聯合戰備警巡」,我國防部單日偵獲34架次共機、7艘共艦擾台。

而日本防衛省公布,2024年度空中自衛隊緊急升空次數達704次,其中共軍無人機擾日的次數是前一年度的3倍。

周宇平認為,共軍藉由軍事行動測試第一島鏈國家的反應,倘若台海發生衝突,共軍才能掌握周邊國家甚至美方可能的應對行動,建議台灣持續強化跟周邊國家合作,共同嚇阻共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