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上的主觀畫面呈現前方道路狀況,男子操控著汽車方向盤,乍看像是電玩,但實際上他是1位真人駕駛員,他手上在操控的是道路上行駛中的車輛。
這是德國1家科技公司測試中的遠端駕駛技術,控制站透過汽車上的許多高解析度鏡頭,遠端掌握路況,由於監控系統全靠網路,若遇到線路不穩,它會自動切換到可用的線路。
VAY公司執行長馮德奧赫表示,「你們看到的是駕駛不需要本人坐在車上,他是坐在遠端駕駛中心,在那裡駕駛車輛就像人在車上一樣。他會看到所有角度的串流畫面,右邊還有360度汽車環景,因此他不會有死角。」
車輛週圍的動靜都透過汽車配置的多角度鏡頭傳輸到控制站,附近若有救護車等警示聲響,也會同步聽到;此外遠端駕駛員也可以透過喇叭與麥克風跟車上的人互動。
VAY公司執行長馮德奧赫表示,「我們打造的是遠端駕駛科技,你可以從後面的螢幕上看到,過去6年半超過150人,我們募得了將近1億5千萬美元,我們打造了這獨特的技術,它就是遠端駕駛。」
這家德國無人車公司目前還在測試並蒐集大數據,同時也跟德國與比利時政府溝通,希望能獲得全面修法,得以在歐洲合法上路。但它其實已經在美國內華達等多州取得了合法上路許可,並且在賭城拉斯維加斯正式營運了至少8千趟行程。
VAY公司執行長馮德奧赫說:「我們能拆解自動駕駛任務,使它更簡單,例如說有80%是高速公路直行,這可以讓自動駕駛處理,其他20%比較複雜的十字路口,就由遠端駕駛員接手。結合以上兩種方式,就能創造無人計程車體驗,研發成本更低與安全風險也更低。」
不過VAY執行長馮德奧赫認為,遙控計程車是一項過渡技術,未來的主要目標是無人計程車。
美國自駕計程車測試員艾倫說:「我現在要按下按鈕,開始這趟行程。」
系統回應,「前往停車場,請確定安全帶已經繫好。」
其實美國的無人計程車已在市場上營運多年,Google旗下的Waymo在亞利桑那州、加州與德州進行了多年的商業營運,甚至2025年還要跨海到人口稠密的日本東京,展開首次海外試運行。
少子化加上勞動力不足的日本也為了解決人口問題,積極測試無人計程車。日產汽車2025年已經在橫濱市展開試營運,本田汽車和通用汽車也計劃2026年,在東京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不過複雜的交通狀況,使得在日本大城市推出無人駕駛,面臨了諸多挑戰。
早在2016年起,三菱電機、知名地圖出版商Zenrin與9家汽車製造商,就在日本政府協助下,繪製精確度可達25公分的道路3D地圖,對自駕系統的安全來說相當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