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共軍擾台影響船艦保修期 部分未完成、周期延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防部今(30)日發布偵獲共機14架次,加上共艦9艘次持續擾台,國軍嚴密監控應處,但軍艦頻繁出海,也影響修護作業期程。審計部針對海軍提出檢討報告,海軍去(2023)年度辦理艦艇計畫性修護120艘次,其中主戰軍艦共26艘,卻有14艘沒有按規定執行修護,比原本的維修周期延長1到10個月,恐影響戰備,海軍對此回應,兩岸情勢近年升溫,按照任務調整修護作業,維持裝備穩定性。

中共擾台不間斷,國防部30日發布偵獲共機14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中部空域7架次,加上共艦9艘次持續在台海活動,國軍嚴密監控應處,軍艦頻繁出海反制。

今年漢光演習,「航艦殺手」塔江級巡邏艦就緊急出港,海軍各型艦艇任務吃重,卻也影響保修維護的時間表。

審計部針對海軍提出檢討報告,指海軍去年度辦理艦艇計畫性修護120艘次,其中驅逐艦、巡防艦作為主戰軍艦共26艘,卻有超過半數、有14艘沒有按規定時間執行修護,比原本的維修周期延長1到10個月。

對此,海軍官兵抱不平,為了應對中共敵情,才無法準時交修。

海軍司令部副參謀長施武樵表示,「從2022年起,兩岸的情勢的狀況,還有因應共軍海上的行動,我們任務會做一個調整,那任務配合的任務調整,我們的修護也會做一個調修,維修的一些等級跟維修的期程會依照艦艇的狀況來實施交修,所以對於裝備的一些狀況,是可以維持一定的穩定性。」

此外,明年國防預算加上特別預算、特種基金可望達到63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國防部證實朝這方向編列預算,也向外界說明原因。

國防部主計局歲計處處長辛宜聰指出,「明年適逢軍事投資付款的相對高峰期,所以2025年度的預算需求,一定是比2024年度來的高。」

至於陸軍強化早期預警能力,向中科院採購戰術型近程無人機,被點名訓練能量不足,有近25%組員未取得無人機操作手資格,對此,陸軍將成立無人機訓練中心,厚植訓練保修能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