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南楠西江家古厝 近200子孫、7代同堂掃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清明祭祖,全台最大且保存完善傳統,閩南式大型單姓傳統農村聚落的台南楠西江家古厝,今(4)日也聚集近200名子孫7代同堂掃墓,發揚慎終追遠精神。

每年到了清明節祭祖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江家子孫都會回鄉掃墓,眾人手拿清香祭拜,再由江家古厝主事江明得代表敬獻茶、酒、花、果、帶領眾人燒金紙,表達對祖先的追思之意。

4日有接近200人齊聚江家的開基阿太公墓前敬拜,場面壯觀。

江家古厝22代子孫江嘉豪說道,「每年回來這邊其實人都蠻多的,也很高興江家有維持這個傳統,清明或是過年過節大家都會回來祭祖、慎終追遠的觀念。」

江家古厝22代子孫江嘉斌提及,「我覺得很重要。像我在花蓮讀書,那邊看到很多部落的文化都斷掉,我很高興我們江家有把文化延續。」

位在台3線旁的楠西江家古厝,具有市定歷史建築與傳統聚落等雙重文資身分,是地方重要文化資產,更是全台仍保存完整的最大單姓宗族聚落,因此也保留了每年到了清明節祭祖,來自全國各地的江家子孫都會回鄉掃墓,至今已經19世至25世同時祭祖,7代同堂的場面。

江家古厝主事江明得表示,「追思掃墓的大概也有100到200人,最年長的輩分是19代、最年輕的來到25代。先祖留下的東西大家是受益良多,除了掃墓也是一個追思,大家也很開心每年都可以祭祖。」

楠西鹿田里長黃漢威說:「分布在全國的子孫大概有幾個時間點會回來:一個是清明祭祖、第2個是農曆6月20號,一個入丁的儀式,就是這一年來出生的男丁把他列到我們族譜裡面。江家子孫對於這個祖先祭拜跟神明祭拜,一直以來都非常虔誠,所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傳承下來300年。」

這次祭祖後,江家也鼓勵後代子孫未來踴躍參加,希望將孝道永續傳承至後代子孫。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