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星的眾多衛星中,比月球稍小的木衛二,因為強烈的證據顯示其表層冰殼下有液態海洋存在,且水量是地球的2倍以上,被科學家認為是最有可能找到外星生命的地方。
因此美國NASA預計於今(2024)年10月向木衛二發射太空探測器「木衛二快船(Europa Clipper)」,近距離飛越木衛二約50次,盡可能蒐集下整顆衛星的資料,以對冰殼與海洋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其成分與地質活動。
由於木衛二的距離遙遠,木衛二快船將配備巨大的太陽能板與雷達天線,高5公尺、完全展開後跨度超過30公尺、重3.241公噸,是NASA有史以來最大的行星任務太空船。
近期NASA也公布了木衛二快船的輻射防護金屬設計。
防護板刻全球103種語言的「水」
如先鋒10號和11號上刻有人類畫像的鍍金鋁板、航海家1號和2號上收錄著地球聲音的航海家金唱片一樣,NASA一直以來都有著將地球的文化銘刻在金屬板上頭,並送到太空的傳統,本次的木衛二快船也不例外。
木衛二快船的金屬板是由抗腐蝕能力極強的稀有金屬「鉭」製成,尺寸為18x28公分,2面刻著不同的訊息。
朝外的部分刻著全球103種語言中「水」的發音波形,包含台語、世界語等語言,沿著中心美國手語「水」的符號向外輻射。.
NASA說明,水連接著人類所知的所有生命和文化,也是木衛二快船的重要任務,因此研究團隊以水為靈感進行設計。
內側的部分則刻著美國第1位拉丁裔桂冠詩人李蒙(Ada Limón)手寫的《讚美神秘:獻給木衛二的詩(In Praise of Mystery: A Poem for Europa)》
在詩的左側刻著奠定木衛二快船基礎的地質學者格里利(Ron Greeley)的肖像。
在詩的上方有一個被放在木星系統中的瓶子插圖,上面會貼上存有NASA先前募集的260萬個名字的矽晶片。
瓶子上方則刻著1961年天文學家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用來推測「銀河系內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文明數量」的德雷克方程式,該方程式仍然影響著現今的天體生物學。
為什麼要設計輻射防護?
木星的磁場比地球強10倍以上、磁層比地球大2萬倍,輻射強度極高,不但太空人無法忍受,就連儀器也需要進行特殊防護避免遭輻射破壞。
先前NASA在打造另一個執行木星任務的朱諾號(Juno)時,就曾經估計過,朱諾號繞行木星15個月所接受到的輻射量相當於照1億次牙科X光。
「就像人類照X光時需進行輻射防護一樣,我們必須保護朱諾號的大腦和心臟。」朱諾號的輻射控制經理麥卡爾平(Bill McAlpine)說明。
經過實驗NASA最終選擇了鈦來做為防輻射層的材料,每面防護層的面積接近1平方公尺、厚1公分,加上設備後整個防護盒的重量達200公斤。
「朱諾號基本上就是一輛前往木星的裝甲坦克。」朱諾號首席研究員博爾頓(Scott Bolton)指出,「若沒有做防護,朱諾號的大腦在剛靠近木星時就會被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