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個案再增3例 疾管署估4月前出現高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疾病管制署昨(5)日公布國內新增2起本土麻疹,原本判定屬於同一起新北群聚,不過最新疫調顯示,這2人分別與不同個案接觸、來源不同,顯示新北恐怕有2起麻疹群聚疫情,之間是否還有其它關連,還需進一步疫調釐清,疾管署預估,4月之前麻疹疫情會出現高峰。
北部麻疹疫情再擴大,疾管署公布麻疹個案再新增3例,1例是境外移入,2例是分別為中和區28歲女性及永和區41歲男性,原本認定都與北部社區群聚指標個案相關,不過暴露到發病17日也已經接近潛伏期上限,後續疫調發現,永和個案和魚湯相關個案也有足跡重疊,都去過中和的魚湯店。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整個事件目前看起來,可能已經是更認為說跟魚湯相關的個案比較有關聯,所以會依照新北的疫調新事證,初步還是研判為是兩個不同的群聚,所以目前疫調有新的事證跟發展。」
疾管署表示,麻疹傳播力強,在同一個空間裡就可透過空氣傳播,潛伏期平均14日,最長則可長達18日,因此,整個北北桃一日生活圈都要加強戒備,預估4月之前將出現高峰。
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只要說有帶原者的遺跡出現在公共場合的話,其實都可以造成人群的傳播,麻疹的受感染者基本上潛伏期中位數是13天、最長可以到18天,在之後他就會出現有發燒以及有皮疹這樣的情況,甚至在口腔裡面會出現一些典型的白點。」
疾管署表示,我國今年累計7例麻疹病例,比起過往4年同期都還要高,而目前麻疹病例比較集中於中和地區。此外,上週新增2例兒童新冠肺炎死亡事件,是今年首度出現兒童新冠肺炎的死亡事件。
江采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