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公車客運缺272駕駛 推「受訓即就業」計畫盼吸引新血

全國駕駛荒嚴重,桃園也還有272名客運司機缺額待補,為了解決駕駛荒問題,桃園推出全國首創受訓即就業計畫,培訓期間可領基本薪資和學習津貼,目標2年內招募培訓200名大客車司機。工會則認為改善整體就業環境,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公車和客運駕駛流失嚴重,桃園也還有272名、占全市駕駛人數27%客運司機缺額待補。

交通局和7家市區客運業者與4家駕訓班合作,推出全國首創受訓即就業計畫,培訓期間可領基本薪資和學習津貼,打破過去取得駕駛執照才能應徵的限制,目標2年內招募培訓200名大客車司機。

桃園市交通局公共運輸科技吳善楹表示,「只要持有普通小客車駕照2年以上,報名受訓就可以領取基本薪資和逐月增加的學習津貼,在原住民和新住民還有加碼,完訓以後還有獎金。」

針對駕駛荒,桃園先前已為駕駛加薪1萬元,但只能減緩流失,交通局考量考照門檻高,會面臨薪水空窗期,推出受訓即就業培訓計畫,粗估受訓5個月期間約可領20萬,就業滿1年加碼獎金2萬,滿3年再6萬,希望增加新血。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彭宏達認為,「近年大客車司機駕駛考照的人數已經銳減,所以現在政府應該大刀闊斧提高客運司機的薪資,並立刻改善工時及薪資結構。」

台灣汽車客運產業工會理事張立宗表示,「對於我們來講這個環境是非常、非常不友善的,他的站牌設置、月台設計,甚至現在雷厲風行的這些譬如說檢舉制度、記點制度。」

針對駕駛受訓即就業方案,工會認為有一定誘因吸引新血,但整體客運駕駛環境不友善,取得駕照後是否能適應留任才是重點,也說到2017年以來,客運業發生數起重大事故,高工時與低工資是主要癥結,呼籲改善整體就業環境,才能根本解決駕駛荒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