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肺癌篩檢揪出900患者 85%屬早期個案存活率大增

肺癌是新國病,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且不同期別存活率差距極大,衛福部國健署自111年7月起,針對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者等兩大高風險族群,提供LDCT公費肺癌篩檢,成功揪出900多位肺癌患者,其中85%是早期個案,可大幅提升存活率。

肺癌是新國病,不僅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2021年有1.6萬人確診肺癌,前(2022)年更有1萬多人因肺癌死亡。醫師表示肺癌患者存活率較低,因為初期幾乎無症狀,當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但若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就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說,「第3期加第4期都還超過60%,這是我們的危機,怎麼讓這些第3期、第4期儘量變成第1期,目前證實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低劑量斷層的肺癌篩檢。」

為了早期偵測到肺癌,國健署從111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免費做LDCT檢查,累計至今已有7.8萬人完成檢查,並找出956個肺癌確診個案,其中600多人具有肺癌家族史、200多人為重度吸菸者,有34人同時具有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顯示除了吸菸之外,家族史也是國人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指出,「家族史的部分,我們的確從篩檢過程中看到,它是一般抽菸者的2倍風險,所以找出來,我認為高風險家族史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國健署強調,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是到了末期第4期就降到1成,不同期別的存活率差距甚大,因此呼籲符合肺癌篩檢資格民眾,每2年做一次檢查,以降低肺癌的威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