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潛水教練左小腿遭船絞斷 斷肢接回已可行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名潛水教練去(2023)年8月被漁船絞斷左小腿,所幸及時接回斷肢,並移植靜脈血管,術後積極復健,目前已能自行走路。醫師提醒,若不幸遇到斷肢意外,患部必須加壓止血,並保存斷肢儘速就醫,搶在黃金時間「4.5小時到6個小時」內手術,成功率最高。

接回的斷肢處,傷口復原、表皮也重建完成,經過積極復健,雖然腳底還是會感覺麻麻的,但已經可以慢慢走路,日常生活沒有問題。

41歲的潛水教練吳先生,去年8月在教學時不幸被漁船螺旋槳絞斷左小腿,當時他立刻綁住斷肢處並護送學員回岸邊,接著被緊急送往醫院手術。

患者吳先生說,「第一時間把斷肢接回去,然後而且沒有什麼感染的症狀,強迫自己去動、去走,像是關節或是腳趾,要拚命地讓它動,我畢竟希望之後能夠回去繼續潛水,然後不影響生活。」

因斷肢接回涉及層面廣,收治吳先生的醫療團隊第一時間召集各科別,隨後斷肢也被送到醫院,立即進行手術將斷面復位、骨頭固定,再由整形外科接手,進行包括靜脈血管移植等重建,醫師指出,能順利接回斷肢最重要的就是與時間賽跑。

主治醫師藍靖宇解釋,「大概都希望儘量在4.5或6個小時,因為去減少肢端缺血的情況,我們也儘量去減少因為長時間缺血,而造成後續一些肌肉的損害,或是後續造成的一些後遺症。」

醫療團隊表示,斷肢接回後只是開始,目前可以行走,但還不能跑跳,將設計合適復健計畫幫助功能恢復。

提醒萬一不幸遇到斷肢意外,第一時間要「加壓患部止血」,將斷肢放進乾淨塑膠袋保存,可外敷冷水,但不建議直接接觸冰塊,以免壞死;若能及時就醫,手術成功率將大幅增加。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