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缺工問題嚴重,政府積極引進外國勞工,目前以印尼、越南和菲律賓為主,印度有望成為新的來源國,更有消息傳出台印兩國最快10月可望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外界關心兩國合作,包含各項議題,會盡速跟國人報告。
不論是家務、農漁、服務業,還是製造及營建業,台灣不少產業都面臨嚴重缺工問題,現在政府計劃在印尼、越南和菲律賓之外,將再開放引進印度移工。
日前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在拜會行政院長陳建仁時就曾透露,目前雙方正協商有關移工和傳統醫藥等領域的合作備忘錄。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外界關心的兩國合作,有相關訊息我們會盡速跟國人來報告。」
根據印度媒體的披露,台灣與印度有望最快在10月份簽署MOU,主要將引進文化和飲食與台灣接近的印度東北部勞工。聯合國公布的最新人口數據,印度以14.28億人正式超越中國的14.25億人,具生產力的勞動人口就高達11億人,勞動力相當充沛。
而截至今(2023)年8月底,我國產業及社福移工人數為74萬5696人,其中以印尼26萬4391人最多,再來是越南、菲律賓與泰國,不過國際移工團體認為,國籍不是重點,而是至少得做到同工同酬,而非把移工都當成廉價勞動力。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認為,「進來之後沒有同工同酬,譬如移工的雇主不用提撥6%的退休,用完就丟的性質非常強。第二個不得自由轉換雇主,讓每個移工綁在每個工作現場,這完全符合人口販運的那種脆弱處境。」
勞動部則表示,有關移工引進的相關細節,雙方目前仍有程序要走,程序走完才會正式對外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