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 6指標皆跌與出口衰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央大學發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66.73點,下降0.78點,6項分項指標全數下降,顯示國人對於物價信心處在相當低的水準。學者就提醒,雖然民動對當前消費保有熱度,但出口持續衰退將成為後續經濟隱憂。
國內今(2023)年1至7月平均CPI年增率較上年同期漲2.26%,8月又因為油價上漲、颱風天候等因素讓CPI回升破2%機率大增進而影響國內消費信心。
中央大學公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6.73點,6項分項指標,包含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全數下降,顯示國人對於物價信心處在相當低的水準。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我們出口衰退的時間拉得越長對我們製造業的衝擊就會越大,無薪假或者裁員的人數已經開始在增加,這個部分在未來在第三季、第四季可能會慢慢的影響到一些家庭的所得,消費能力就會開始受到一些影響。」
學者表示,雖然民眾對於當前的消費還是保有些許熱度,但絕不能輕忽出口衰退帶來的影響仍持續醞釀中。
美股4大指數26日全面收黑,台股早盤開低後市場買氣觀望,指數一度下跌63點至16212點,目前大盤跌勢逐步收斂,中央大學調查發現,在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是44.9點,雖然只比上個月下降0.6點,但從長期趨勢圖看來,已連續第64個月偏向悲觀。
中央大學EMBA執行長姚睿認為,「7月外資淨匯出是42億美元,8月是58億美元,所以感覺上外資的動向對台股已經偏保守,近期可以看到大盤指數萬6到萬7中間盤整,可是我們量能逐月下降,量能的不足指數要上攻就很困難。」
學者提醒,在美債殖利率和美元飆升下讓台美利差越來越大,導致近期外資大撤離規模,除非下半年國內出口動能慢慢好轉,外資回頭,國內股市才有再上攻的機會。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