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地圖共爭議區畫入領土 引印度、大馬抗議
曾惠敏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目次
中國官方最近公布新版地圖,將臺灣、南海諸島、中印邊境的阿魯納查邦和阿克賽欽地區攏納入家己的版圖,引發鄰國強烈反彈,不只印度提出抗議,馬來西亞也表明「不接受」中國侵犯馬國佇南海主權的行為。(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中國自然資源部週二(29日)公布了2023年新版地圖,再次引發了領土爭端。
這份地圖不僅宣稱中國領土範圍涵蓋南海諸島,還將中印邊界有爭議的阿魯納查邦和阿克賽欽高原區劃入版圖,引起了鄰國的不滿。
馬來西亞於週三發表聲明,拒絕承認中國對南海的單方主張,因為這與馬來西亞沿著婆羅洲、沙巴和砂拉越州海岸外的專屬經濟海域重疊。馬來西亞政府認為相關爭議必須根據《國際法》,在和平、理性的對話中解決。
印度則是在中國新地圖公布當天,立即表達了強烈抗議。
印度外交部次長卡瓦特拉在2023年4月4日表示,「印度政府非常關注所有與我們的國家利益有關的事態發展,我們將在必要時採取任何必要措施來保護它們。」
事實上,今年4月間中國認定印度東北部的阿魯納查邦屬於藏南地區,並將該區內的11個地方重新命名,這已經引起了印度的嚴重關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這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權的例行性作法,希望有關方面客觀看待,不要過度解讀。」
中印邊界爭端一直存在著爭議。中國方面的界定是邊界總長2000公里,而印度方面則主張有3500公里;雙方曾在1962年因領土爭端爆發戰爭。
到了2020年,雙方在邊境的拉達克和加萬谷再度發生多次衝突,造成雙方士兵至少24人死傷。雖然後來情勢有所緩和,但去年12月,雙方又在阿魯納查邦的達旺地區發生衝突。這次地圖之爭恐怕會讓中國與鄰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更加惡化。
洪家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