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本土傷寒 30多歲男性曾至離島吃生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部一名30多歲男性出現發燒、頭痛、腹瀉、關節痛等症狀,8月21日就醫確診傷寒,為台灣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疾管署指出,這名個案6月底曾至離島旅遊,且有食用生蠔,呼籲民眾注意飲食衛生。
疾管署今(23)日公布台灣今(2023)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為一名北部30多歲男性,7月中旬出現發燒、頭痛、腹瀉水便等症狀,就醫服藥後已改善;8月中旬再度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痛、頸部僵硬、疲倦等症狀,才再次就醫並採檢,8月21日檢出傷寒桿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這名個案近期無國外旅遊史,但6月底曾至離島旅遊,且有食用生蠔。同住家人及同行旅遊者共8人,皆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說明,傷寒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最長可達60天,主要經由食用受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疾管署也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國內今年目前累計6例傷寒,其中1例為本土,另5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以印尼居多。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