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幸福國度變調 不丹年輕人才為工作出走

不丹曾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但實際上國家內部仍存在許多挑戰。除了難民人權問題,整體經濟狀況不佳,導致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才大量外流。國家所追尋的「幸福」,是否就是不丹人民想要的生活,現在也引起質疑。

緩慢的步調,民眾享受各自寧靜的時光,在不丹首都定布的一隅,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這裡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外界想像中的生活,就如世外桃源般美好。

不過畫面一轉,市中心擁擠的人群和車輛熙熙攘攘,卻是日漸普遍的景色。現代化正挑戰不丹的遺世獨立,而年輕人紛紛出走,也讓國家人才拉警報。

(圖/美聯社)

不丹自由作家奉圖指出,「我認為很多人都離開的主因,是在不丹這裡找不到與能力相符的機會,來過上自己滿意的生活。」

看不到未來,這位年輕作家也正在考慮,追隨其他不丹青年的腳步,移民澳洲展開新生活。

去(2022)年不丹青年失業率高達28%,由於國家高度倚賴水力發電和觀光業,過去3年新冠疫情肆虐,重創不丹經濟;解封後遊客數不見回穩,導致至少1.4%的人口,以學生簽證的方式,前往澳洲留學落地生根,其中不乏醫學專業等高技術人才。

(圖/美聯社)

不丹首相說:「最低度發展國家不具備21世紀產業,導致無法達到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所求的期望,正是我們現在陷入的困境。」

不丹政府已警覺到這個問題。自現任國王在2008年啟用「國民幸福總值」後,這個人口僅有76萬的神秘內陸小國,就開始以幸福指數,取代評斷國家經濟狀況的GDP;同時致力維護自然環境,打造友善地球的居住空間。

但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定義都不同,國民對現行「安居樂業」的方式有所不滿,早在10年前就有端倪。

一名不丹公務員在2013年表示,「許多人都受過教育,基本上他們不會想在村里當農夫,會想去鎮上做服務業。」

(圖/美聯社)

困在「幸福魔咒」,不丹還有許多難以啟齒的「不幸福」真實情況。

在2008年舉行首次全國大選之前,還不是君主立憲制的不丹,以不合理的法律關押許多政治犯,不少人至今尚未被釋放;而因血統問題陷入國籍爭議的洛昌人,則有數萬人遭國家驅趕到邊境難民營。

不丹難民及倡議人士塔莽於2018年坦言,「沒有任何政黨在選舉時,願意提到這個議題,因為他們只想要打贏選戰,獲得國會的多數席次,我認為他們不會為難民做任何事。」

而專門研究不丹國民幸福議題的專家,面對外界給予的「不幸福」質疑,也多次不諱言,國家有許多地方還需努力。

不丹研究中心研究員辛立在2013年提及,「國民幸福總值是全體不丹人及公民試圖達到的目標,現階段沒有人會說不丹已經達成了幸福目標,沒有人會說每位不丹人都是快樂的。」

換句話說,不丹的社會問題一直都存在,「國民幸福總值」只是讓國民有一個共同目標,試圖追尋更幸福的人生,而真正的理想國或許永遠都不會存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