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殺保育類環頸雉吊掛田中 宜檢依《野保法》起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縣蘇澳鎮郭姓男子捕獲1隻保育類環頸雉後,將牠朝石頭摔擲致死,並在農田高掛鳥屍,欲嚇跑其他鳥類,避免農田作物遭破壞。民眾見鳥屍高掛向警方報案,宜蘭地檢署偵結,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郭男。
一隻保育類的環頸雉被農民吊掛在竹竿上,插在農田裡。
宜蘭蘇澳鎮郭姓男子,去(2022)年3月在菜園以魚網設置陷阱,捕獲一隻保育類環頸雉後摔在石頭上致死,還吊掛嚇鳥,遭宜蘭地檢署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
縣府農業處畜產科長余瑋翎指出,「相關的罰則會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最高可以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罰金的部分最高可以到100萬以下。」
郭姓農民在偵查時坦承犯行,恐被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易科最高100萬元罰金。
根據林務局資料,環頸雉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平原與林緣的開闊地區,屬於雜食性,以昆蟲、種籽、植物根為食,全台原生種估計少於1000隻,相當稀有。
宜蘭環境人文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呂學麟表示,「有沒有效呢?當然沒效嘛。因為動物不會在那邊看到你懸首示眾或懸屍示眾,牠就肚子就不會餓啊,牠還是照吃不誤啊。」
這樣「殺鳥懸屍示眾」的行為,近年在田間相當常見。長期觀察、拍攝鳥類的呂學麟說這是無效的,鳥類看到同類的屍體,肚子餓了還是得吃東西;加上許多農民是用農藥毒殺鳥類,不但破壞生態,種出來的作物也有食安疑慮,呼籲農民多留點生存空間給鳥類。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