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慎芝故事 汪其楣搬上舞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已故作曲家慎芝,她在群星會時代、寫過上千首流行歌曲,而在她過世19年之後,她的歌詞手稿、筆記,已經在劇作家--汪其楣鍥而不捨的努力下、被找出來,目前正在台大圖書館展出,汪其楣還要把慎芝的故事搬上舞台,呈現出這位流行音樂創作者、動人的一生。
照片裡、年輕時代的慎芝、笑得甜美,依偎在先生關華石身邊,時光也彷彿回到群星會時代。出生於台中東勢的慎芝,本名叫邱雪梅,三十多年從事詞曲創作的生涯中,寫過「意難忘」、「月兒像檸檬」等上千首、膾炙人口的歌曲。
1963年,慎芝和先生關華石一起製作群星會,長達十五年的播出時間,捧紅了不少歌手,也為台灣的流行音樂,打造出最五光十色的一頁。
這是大家熟悉的「最後一夜」,照片中慎芝和白先勇熱烈地討論著歌詞該怎麼改,不過,這首歌也為她贏得了、當年金馬獎的最佳電影插曲。被稱為千首詞人的慎芝,在十九年前過世,而因為想把慎芝的一生搬上舞台,戲劇學者汪其楣,意外找到這些珍貴的手稿。
慎芝的一生,牽動著台灣流行歌曲的發展,或許是歌曲大家太熟悉,徵選演員時,竟然有兩百多人報名。
這齣舞台劇將在五月中旬上演,配合在台大圖書展出的手稿文物,要帶大家一同回到群星會的燦爛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