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國造新艦卡關 凸顯主力軍艦老化困境
張志雄 張梓嘉/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海軍國造新型飛彈巡防艦計畫因國造雷達研發進度落後延宕,也凸顯出目前主力軍艦逐漸老化困境,有專家建議向美國洽談,是否能軍購即將退役的神盾艦,好在最短時間內補強海上戰力。
我國四面環海,海上仰賴海軍艦艇守護國境第一線,不過海軍原本有意國造新型飛彈巡防艦的計畫,因為中科院雷達設計進度與效果不如預期,進度嚴重落後。但我國四型主力軍艦,總共26艘都不算新,像海軍最大、向美國軍購的1萬噸級的紀德級軍艦,這4艘已服役41年;再來向法國軍購的拉法葉級巡防艦,這6艘年輕一點,但也服役24到26年;另外以美國派里級為藍圖國造的8艘成功級軍艦,最老的服役29年,最年輕的也已經18年,前幾年我們向美國軍購的2艘派里級軍艦更是已經服役38年;至於6艘反潛主力的諾克斯級巡防艦,更是高達47年至51年,學者擔憂軍艦老化對海上防衛有所影響。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因為台灣四面環海,我們的主要補給線全部都要靠海上,所以保護我們海上這個交通線,保護我們的補給線安全,特別是能源,所以(老化)這是海軍現在規劃他的作戰頻率所面臨的威脅跟壓力。」
也有專家建議向美國軍購即將退役的神盾艦,在最短時間內補足戰力。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認為,「現在還在服役的神盾巡洋艦,比較後面的批次跟神盾驅逐,基本上都有非常良好的水面上三度空間,跟水面下三度空間的偵測跟監控能力,所以向美方尋求他們汰除的神盾艦,可能是短期之內解決台灣,目前在這方面嚴重缺乏的一個辦法。」
海軍對此回應表示,對於新一代巡防艦籌獲案,已妥擬因應方案持續推動。現有各型艦艇裝備均妥善可有效遂行防衛作戰任務,也會視天候狀況檢派適切兵力因應,以減少主力作戰艦任務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