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吃鯨鯊 數量日漸稀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被台灣人稱為豆腐鯊的鯨鯊、名列華盛頓公約的保育類動物,在國外沒有人吃、卻是不少台灣民眾相當喜愛的海產,為了保育數量大幅減少的鯨鯊,漁業署規定今年只能捕捉60尾,不過今年才過了一半,漁民已經用掉四分之三的配額了,而且體型愈來愈小
為了保護數量日漸稀少的鯨鯊,漁業署每年都會限制國內每年捕捉的數量,今年是60尾,不過才半年,漁民已經捕了四分之三的配額。長期研究鯨鯊的學者就認為,台灣人喜歡吃俗稱豆腐鯊的鯨鯊,造成目前不只是數量減少,連體型也越來越小。
在國際上,鯨鯊是被列為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物種,也不會被拿來食用。不過台灣人卻什麼都吃,即使政府有捕捉的限制,還是有漁民會隱匿通報,或是用走私的方式,學者認為,除非消費者拒吃,否則鯨鯊還是很難保育。
因為受到國際的壓力,政府從五年前,制定鯨鯊捕捉的限制數量,只要違反規定,漁民最重會被罰七萬五千元,不過這樣的措施,是不是有效?能不能洗刷台灣人愛吃保育類動物的臭名,光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
公視新聞林靜梅陳柏諭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