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驅逐荷蘭人的鄭成功,在台灣被視為民族英雄,至於父親鄭芝龍因為降明、降清的海盜形象,在歷史上極具爭議。明華園製作旗艦大戲《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要以航海時代為視角看鄭芝龍和當代人物,以及台灣是如何從海外小島,成為世界重要的戰略要地。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演員孫翠鳳表示,「弱肉強食的一個時代,很多外國人都要來搶海運,鄭芝龍由一個書生誤打了貪官,最後流亡在海上,他是第一個打敗了西洋艦隊,然後讓大家看見台灣的一個人。」 對於台灣來說,成功驅逐荷蘭人的鄭成功,被視為民族英雄,但父親鄭芝龍卻因為降明、降清的海盜形象,一直備受爭議,也很少成為戲劇主角。明華園推出了旗艦大戲《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跳脫中原思維,從大航海視角探討鄭芝龍,以及他是如何讓台灣躍上世界舞台。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製作人陳昭賢說明,「鄭芝龍在每個時期他都有不同的名字,他有一個英文名字,他以前叫一官,背後都表示著這個人,他怎麼樣,當時的人生經歷,還有他當時的選擇。」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編導黃致凱則補充,「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對國家、我們要忠於哪個國家?那個時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們不是要為他平反什麼,我是說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們用海洋的角度,這些人物他為了求生存,他必須展現出他生命的韌性。」 不只題材選擇創新,舞台上更要呈現鄭芝龍所經歷的每一場重要海戰,明華園指出,除了船艦之外,還會有特技演員從觀眾席擺盪到舞台,以豐富演出多元視角,讓觀眾從鄭芝龍的海盜生涯、人生選擇、兄弟情誼等多重支線了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