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17天 北市動物園尋獲石虎飛飛
林靜梅 陳昌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的石虎飛飛,11月22日從園內戶外活動場的仿岩破口脫逃,失蹤17天後,昨天傍晚五點現身在誘捕籠。初步檢查,牠的體重下降並出現脫水,但期間內仍有捕食東西來吃,動物園也證實,牠脫逃的日子是在與另一隻石虎「混群」的兩天後。
誘捕籠內的動物,是否就是已失蹤17天的石虎飛飛呢?北市動物園人員發現牠現身後,馬上送往檢疫救傷中心,掃完晶片,工作人員一陣歡呼。
飛飛回來了,首先要先確認健康狀況,在經過秤重、全身檢查、還有抽血、照X光後,確認牠的體重2.7公斤,下降8%,下巴右前掌有小傷口,有脫水現象,肝功能指數偏高,懷疑輕微感染。而送往檢疫中心安置後,在籠子裡還有力氣做出威嚇動作。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還有點體力來兇一兇,這個倒…既然會兇,其實對我們同仁來講,應該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都虛弱到都不能動彈,這就完全不一樣。」
研判只剩三隻腳的飛飛跑不遠,園方在逃脫處周遭,放八個誘捕籠,裡面有食物,總算在第17天,飛飛現身了,找到時,牠毛髮乾燥沒有淋濕,從X光研判牠有捕食。至於為何鑽洞脫逃,園方認為可能是追捕老鼠,但也表示牠消失的時間點是與另一隻石虎混群的第二天。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長陳玉燕表示,「後續我想我們會再這個部分會再更謹慎,那也許在混群的過程,晚上的部分,那我們會再更加地可能有專人在做觀察這樣子。」
園方坦言動物園空間有限,野生動物得共用戶外活動場,是否會因此造成動物的壓力,會重新檢視混群安排。但強調之前隔網測試過,兩隻並無衝突。至於仿岩破洞,會加強巡查,並進行結構補強,避免脫逃事件再次上演。
誘捕籠內的動物,是否就是已失蹤17天的石虎飛飛呢?北市動物園人員發現牠現身後,馬上送往檢疫救傷中心,掃完晶片,工作人員一陣歡呼。
飛飛回來了,首先要先確認健康狀況,在經過秤重、全身檢查、還有抽血、照X光後,確認牠的體重2.7公斤,下降8%,下巴右前掌有小傷口,有脫水現象,肝功能指數偏高,懷疑輕微感染。而送往檢疫中心安置後,在籠子裡還有力氣做出威嚇動作。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還有點體力來兇一兇,這個倒…既然會兇,其實對我們同仁來講,應該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都虛弱到都不能動彈,這就完全不一樣。」
研判只剩三隻腳的飛飛跑不遠,園方在逃脫處周遭,放八個誘捕籠,裡面有食物,總算在第17天,飛飛現身了,找到時,牠毛髮乾燥沒有淋濕,從X光研判牠有捕食。至於為何鑽洞脫逃,園方認為可能是追捕老鼠,但也表示牠消失的時間點是與另一隻石虎混群的第二天。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長陳玉燕表示,「後續我想我們會再這個部分會再更謹慎,那也許在混群的過程,晚上的部分,那我們會再更加地可能有專人在做觀察這樣子。」
園方坦言動物園空間有限,野生動物得共用戶外活動場,是否會因此造成動物的壓力,會重新檢視混群安排。但強調之前隔網測試過,兩隻並無衝突。至於仿岩破洞,會加強巡查,並進行結構補強,避免脫逃事件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