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18日發出最新的人口推估報告,2020年底之前台灣總人口估計有2357萬人;但根據不同生育水準假設,2070年的人口總數最高值大概1716萬人,最低是1449萬人,只剩2020年的61-73%。

2018年報告原預估2022年才開始的人口負成長,提前到今年發生。國家發展委員會專門委員樓玉梅表示,「今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所以今年的社會增加,到現在為止還是負的,所以出生小於死亡,所以造成我們的總人口數減少的一個現象。」
除了人口提早進入負成長,台灣還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2027年則因虎年影響,18歲人口首次低於20萬人。到2028年青壯年人口占比就會低於三分之二,且2040年每2個青壯年就需要扶養1個老人。
除了人口提早進入負成長,台灣還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2027年則因虎年影響,18歲人口首次低於20萬人。到2028年青壯年人口占比就會低於三分之二,且2040年每2個青壯年就需要扶養1個老人。

實際問路人,民眾普遍認為人口負成長是因為生育率低落。民眾劉小姐說:「從懷孕開始就什麼都要錢,如果你沒有待在公家機關,你那些勞動福利都是一些空談而已。」民眾李先生則表示,「高房價低收入,造成他們可能不太願意生小孩,或是說就生一個這樣子。」民眾范小姐也說:「不願意生孩子的也很多,然後沒有工作的也很多,沒有經濟的能力也很多。」
生育率低,造成0-14歲幼年人口下降;經濟不景氣、低薪及養育成本高等都是民眾不想生的原因之一。政府恐怕得從多個面向來完善生養環境,並針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做出因應,才能穩定民心及社會發展。
生育率低,造成0-14歲幼年人口下降;經濟不景氣、低薪及養育成本高等都是民眾不想生的原因之一。政府恐怕得從多個面向來完善生養環境,並針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做出因應,才能穩定民心及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