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石滬設陷阱 重現古老捕漁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的捕撈技術、古早時代就很厲害、澎湖縣有五百多座的石滬,這些石滬是老一輩的人、用雙手搬來一顆顆的石頭,堆疊成一個天然的漁場,利用潮汐留住魚群,退潮了再打撈,不過現在有了更先進的捕魚方式,所以石滬大多已經荒廢不用、澎湖人希望石滬能成為新的觀光資源。
為了推銷澎湖的石滬觀光節,原本該在每年十月十號的祭神活動,提前舉行,說起當初石滬的豐收,一位當地人掩不住興奮說,在他三歲那年的某一天,當天石滬魚獲異常豐收,他們分得三分之一的收入,這筆錢,重建了他們在日據時代被炸掉的房子。
石滬是種潮間帶的陷阱魚法,由於澎湖裙礁地形發達,而且潮差大,風力強,先人於是利用當地的石材,堆疊成石滬,讓魚兒有進不出。
一口石滬往往由好幾個股東合夥打造,再抽籤排定巡滬捕魚的順序,同時也訂立漁獲分配原則,共享成果。整個澎湖有五百多座石滬,以前,有石滬就是有錢人,所以以前就屬吉貝島的有錢人最多。
有著250年歷史的石滬,隨著打魚方式的進步,多半都已經荒廢不用了,不過每天潮來潮去,石滬還是會留住少數的魚蝦貝類,當地人希望,來到澎湖的遊客,能夠重新認識這種古老的捕魚方式,讓石滬成為另外一種觀光的資產。公視新聞陳姝君馬台興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