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甘迺迪凶嫌 奧斯華遭槍殺身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每周一推出『新聞話當年』單元,要帶大家回顧,歷史上的今天所發生的大事,1963年11月24號,刺殺美國甘迺迪總統的凶嫌奧斯華,在大庭廣眾下,遭到槍擊身亡;1989年的同一天,東歐民主化風潮吹進捷克,捷克共產黨政府宣布下台,一起來看今天的新聞話當年。
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遭刺身亡後,嫌犯奧斯華隨即遭警方逮捕。不過兩天後,也就是11月24日奧斯華從警局被押往監獄途中,忽然遭到一名叫傑克魯比的男子,以近距離方式開槍射殺。奧斯華中彈後應聲倒地,雖然警方趕緊將他送往醫院搶救,但最後仍舊回天乏術。魯比被捕後向警方表示,他這麼做是為了甘迺迪的夫人賈桂琳,因為他不想讓這名前第一夫人歷經喪夫之痛後,又承受審判殺害親父凶嫌的焦熬。由於奧斯華接受偵訊時極力否認殺害甘迺迪,並辯稱他只是代罪羔羊。而原本經營夜總會,有黑道背景的魯比,囚禁四年後又病死獄中。在重要當事人都相繼死亡情況下,使得甘迺迪遇刺事件,成為無解的世紀奇案。1989年的東歐民主化風潮,在該年年底吹進捷克。見眼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即將合而為一。一向視為老大哥的蘇聯,也在戈巴契夫總統帶領下進行改革。甚至連戈巴契夫本人也向捷克暗示,希望政策有所調整,以滿足人民需要。在此情況下,捷克共產黨召開緊急會議後,黨主席傑克斯在1989年11月24日,在首都布拉克著名的溫斯拉斯廣場,向聚集要求改革的25萬名民眾正式宣布,即日起捷克共產黨的政治局委員及總書記全部辭去職務,以回應民眾對民主政治的要求。共產黨宣布退出政府後,捷克聯邦國立刻廢除前共黨制定的憲法,幾個月後,流亡海外異議份子杜別克及哈維爾一一返國,經過選舉後哈維爾更當上新政府的首任總統,捷克和平順利的民主化過程,也成為舉世聞名的"絲絨革命"。1990年11月28日,英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同時也是自1827年以來擔任首相最久的柴契爾夫人,在今天正式卸下職務,結束長達11年半的首相生涯。32歲開始擔任國會議員的柴契爾夫人,經過16年的國會議員歷練,在1975年當上保守黨黨魁。1979年保守黨贏得國會大選,使得柴契爾一舉成為首相。擔任黨魁期間,柴契爾展強勢領導企圖心與意志力,並主張對蘇聯採取強硬立場,因此蘇聯媒體將她冠上具嘲諷意味的鐵娘子封號。擔任首相後,由於多項錯誤經濟措施,使得英國陷入嚴重經濟蕭條,不料1982年阿根廷入侵英國福克蘭群,在國際間普遍不看好情況下,英國在柴契爾夫人領導下打敗入侵者。這場勝仗,不僅讓柴契爾夫人的聲望創下新高贏得連任,也重振英國的國際地位。柴契爾夫人在1992年不再擔任國會議員正式退出政壇。近年來柴契爾夫人鮮少公開露面,去年還曾傳出多次輕微中風,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