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地不認人" 實際務農者無法納農保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挺著身孕,堅持到記者會現場,表達訴求的農民吳佳玲,移居宜蘭種水稻,到現在已經四年了,但一直無法加入農保,也不能加入農會,讓她覺得很無奈,而和他有類似情況的農民不在少數,光是宜蘭就有將近200位農民。
==宜蘭農民 吳佳玲==
宜蘭0.1公頃相當於要
兩百到三百萬的錢才可以買到
可是這錢對青農來說壓力很大
或者是說租地契約總可以吧
可是很多地主
都是因為三七五(減租)的關係
所以不願意跟我們租田者
簽訂租賃契約
既有的農保機制,讓實際從農者看有呷嘸,實際務農的吳佳玲只能加入國民健康保險,但保障與福利卻是差了一截,她認為,農委會應該介入協助。
==宜蘭農民 吳佳玲==
呼籲政府可以對於
農民資格的認定
可以改採實際務農所得認定
也就是每人每年每月務農所得
有兩萬兩千就可以加入農保
對於青農的心聲,農委會指出,已經在著手擬定認人不認地的方向規劃。
==農委會輔導處長 朱建偉==
未來本會對於農業土地相關政策
是轉向認人不認地
正在處理所謂的口頭契約
還有河川地
我們也在思考一套可以登記管理
在天然災害時我們可以保護他
為實際從農者請命的立委們,召開記者會,要求農委會兩個月內提出具體方案,半年內落實實際從農者加入農保的相關認定機制,朱建偉也承諾,這幾個月內會提出方案。
記者 郭采彥 蔣龍祥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