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日治時代"南洋地區史料" 首度公開展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治時期的台灣,日本人也已經展開「南進政策」,並針對當時的南洋地區進行大規模調查、更留下4萬多冊的文獻。國立台灣圖書館的台灣學研究中心,成立滿10週年,策畫南方資料展,首度公開日治時代的珍貴文獻。 泛黃、老舊的文獻書籍,裡頭滿滿都是南洋地區的研究史料。其中這本、荷蘭在1705年出版、記載印尼的動植物圖鑑「安波那博物誌」,最為珍貴。 ==國立台灣圖書館企劃推廣組 編審 蔡蕙頻== (作者)朗佛安斯 他在 17世紀的中葉 來到了印尼安汶這個地方 用徒步的方式 做了有關於印尼安汶 這個地方的動物跟博物的調查 那在歷經了失明 地震 以及手稿被焚毀的 這樣一個波折之中 還能夠完成這本書 館方推測,這是東亞地區,現存唯一的初版圖鑑。回顧二戰之前的台灣、日治時代,當時日本人要推動「南進政策」,因此對南洋地區進行大規模調查,更籌設南方資料館,裡頭蒐集包含越南、泰國、緬甸、新加坡等地,大約4萬冊資料。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所長 鍾淑敏== 台灣變成日本帝國的領土的時候 一直強調要往南方 這所謂南進 這樣一個角度 所以他關於東南亞的 現在東南亞的這個部分 還有很多很多的收藏 像熱帶的有用植物什麼 這類的植物本身的調查 也非常豐富 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南方資料展,首度公開珍藏了將近一世紀的重要文獻,還有近百年前的南洋老照片,提供民眾有更了解歷史脈絡的機會。 記者 曹晏郡 沈志明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