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下腳料.瑕疵品回收 化身環保創意童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製造業倉庫中,經常堆積很多瑕疵品和下腳料,就連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用不到的物品,最後都進了垃圾堆,十分可惜。其實這些物品,如果適當回收再利用,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喔。台灣好基金會的再生藝術工坊,以環保和創新教育為主軸,教導小朋友動手把廢材料,發揮創意,做出各種有趣又復古的小玩意,一起來看看。 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不過軌道上的,可不是四驅車,而是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用再生材料做成的無動力小車。 ==參與小朋友== 竹筷上面再用這個黏的東西黏住 然後中間要有吸管 它才會動 寶特瓶蓋化身成車身的輪子,小朋友用筷子吸管等等回收廢料,發揮創意,設計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拼裝飛車! ==再生藝術工坊教育組長 陳之軒== 各式各樣的下腳料 我們大概蒐集了上千種 有50個企業能夠來提供我們這些材料 那這些材料其實如果越多元 越多顏色越多材質的話 就會刺激孩子他們創作的能力 因為如果我們一直都在講 講說 我們要環保 要有對這個地球有保護的意識 其實是很難的 不如就是讓他們自己動手做當中 他們會發現WOW 我們身邊有這麼多資源 琳瑯滿目的剩餘材料,除了有各種顏色,還有不同質感的選擇,透過小朋友的雙手,讓這些用不到的剩餘品,脫胎換骨,有了新生命。 ==參與小朋友 曾楚晴== 我們做的是六宮格 我們就是運用山 就是從大到小疊成這樣 然後在黏上幾塊布 讓他有種錯落的美感 把廢紙箱當成格子,再把用不到的布邊,用膠帶綑一綑變成一顆顆的球,小朋發揮想像力,自己動手做出像是彈珠台,釣魚等等,這些在夜市玩得到的遊戲攤位! ==參與小朋友 李宥恩== 因為是自己做的 很有成就感 ==參與小朋友 陳宥羲== 我覺得很酷 (為什麼很酷) 因為我們平常回收的東西 都可以做成這種夜市裡面的玩具 ==再生藝術工坊老師 楊芳宜== 自己的玩具自己做 雖然他可能是從破銅爛鐵 垃圾中間來創作 可是我們發現 在創作的過程中反倒更挑戰 譬如說他可能 不能說我要吸管一千根 因為他就比如說只有一百根 或是只有十根 那你就要想辦法在這樣的材料之間 怎麼樣創作出來 課程結束後,小朋友還可以親自體驗擺攤的樂趣,把作品分享給其他人! 透過二度運用以及豐富的想像力,翻轉孩子對廢棄材料的刻板印象,同時在玩樂創作當中,了解惜物與環保的重要性! 涂恩晨 陳彥霖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