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重遷觀念重 遷村防災推動不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颱風、地震災害也真多的日本,真多偏鄉村落也面臨遷村的命運,來看在日本奈良縣的「十津川村」,當地就真用心,在村內找適合的地點,興建生活機能完整的社區,來安頓災民。
堪稱是日本面積最大村落的奈良縣十津川村,百分之96的面積維森林覆蓋,山谷間聚落裡的老屋、石階和潺潺的流水聲,讓這裡彷彿世外桃源。然而,2011年9月的12號颱風塔拉斯,帶來的豪大雨卻讓它變了樣。
土石流災情除了讓原本翠綠的山坡,像是被扒了一層皮,也讓不少民眾被迫撤離家園。大谷先生和太太,當時就前往避難所居住,前年也就是2014年才回來。但是看到房子下方的山坡,整個被土石流吞掉一半,讓老夫老妻兩人住得膽戰心驚。
==十津川村居民 大谷憲次==
老家房子(地基)持續崩壞當中
這樣住下去是不可能的
如果新的地方OK的話
我希望可以搬過去住。
由於地處偏遠加上颱風災情
讓原本就老化的人口結構
更加的不平衡
因此當地村里幹部們
在規劃村內移住的新社區時
特別注重老人養護
居家照護等生活機能
==十津川村重建計畫官員 鎌塚康史==
希望讓住在危險地區的人
有一個可以住得更安全的地方
如此 大家也可以互相照應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不只是硬體建設,向村民們宣導推廣,也是村里幹部們的重要工作。
==十津川村居民 大谷憲次 vs 村里幹部==
我們這裡可以移住的總共有多少戶
是形成一個新的聚落嗎
是的 是形成一個新的聚落
當然,宣導的工作不見得順利。這位住了60多年的老太太,怎麼說也不肯搬到安全的地方。
==十津川村居民==
搬去哪裡都會覺得很奇怪啊
住這裡比較自在啦
我大概就會一直住在這裡
100多年前,十津川村也曾因為大水災,一下子就有幾千人,大老遠移民北海道,但現在這樣大規模遷村的可行性不高。產經新聞引述住宅政策專家的話說,安頓災民不只是花多少錢、蓋多少房屋的問題,而是要以完整的生活機能,讓無法遷移或不願搬家的老人,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安身立命。十津川村的做法,對整個日本都有相當重要的啟發作用。
記者 徐家仁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