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各地水庫都創下蓄水量的新低紀錄,從今年一月開始,其實人工增雨已經做了好多次,不過對雨量的幫助其實相當有限。
三月的石門水庫,迎來了難得一見的春雨,整個區域籠罩在雲霧之中。地面人工增雨作業,就在大壩上進行。施作成功的話,焰劑中的氯化鈣,可以隨著燃燒的熱氣煙霧,一路上升飄進雲層中吸附水氣。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副教授 林博雄==
層狀雲的雲滴
它沒有太多的擾動
所以它就飄在那裡
它就不掉下來
我們現在的人工增雨的情況是
我要想辦法讓你有大顆小顆
所以讓它去跟雲滴
做一個沾黏碰撞
讓它雲滴變成大水滴
這樣小水滴會變成
大水滴的方式去降下來
燃燒的焰劑,能不能有效地飄進雲層中,達到人工增雨的目的,這段旅程還有許多困難得克服。
==台灣大學大氣資災中心研究員 戴志輝==
前面面對開闊平原
風從平原(前面)吹上來
背後是一座山
有機會順著山的地形往高空傳送
就有可能進到雲裡面
地面燒焰劑要飄到這麼高
四公里的高度有一定難度
等到水庫鬧水荒,乾旱已經來臨,才寄望人工增雨來解渴,時機會不會太晚了一點?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林博雄==
一直乾旱大環境已經不理想
出現適合做人工增雨的機會
天氣個案就少了
人工能不能增雨,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但是等到大旱降臨,恐怕連增雨的機會都沒有。隨著極端氣候越來越顯著,抗旱手段也應該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