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BOT案問題多 引發外界質疑

BOT在台灣上路10多年,幾乎所有的工程案,不是有違法或貪污的疑慮,就是有社會觀感不佳的問題。趁著台北市政府積極針對重大BOT案展調查的同時,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今天也舉辦座談會,重新檢視BOT在台灣的運作情形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迅速成立廉政委員會,大巨蛋、美河市、雙子星等重大BOT案,也一一要被重新檢視。財稅學者指出,當初為了解決政府的資金不足與效率不彰,民間企業被找來參與重大公共建設,但10多年下來,卻發現弊端連連。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 黃世鑫== BOT執行那麼多 財政問題有解決嗎 財源的問題來講的話 政府來做 比民間來做更合適 雖然BOT的運作遭到根本的質疑,但有學者建議,如果民間企業未來的營收也可以納為銀行的擔保,除了解決融資的不足,政府也可以避免被財團綁架,對雙方都有利。 ==成大法律系教授 前台聯立委 許忠信== 在我們法制裡面 去引進英美法裡面的浮動擔保權 這樣我們政府就不必去 做他們貸款的保證人 減少政府的介入 整個由民間企業的方式來經營 最近剛加入北市府廉政委員會的政大教授顧忠華認為,BOT未必完全不可行,重新去建立制度,還是可以找到政府與民間企業雙贏的辦法。 ==政大社會系特聘教授 顧忠華== 政府部門的這種理念上面 對於公共利益的堅持 你假如這點能夠做得到的話 廠商應該是 他在一定的條件之下 他還是可以獲利 但無論贊成或反對BOT,與會學者都同意,不管未來制度如何去修訂,任何重大公共建設的推動都還是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 記者 李威撰 林志堅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