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 美種族不平等未見改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密蘇里州的佛格森小鎮,當地白人警察槍殺1黑人青少年的事件,引爆10多天的街頭騷亂跟抗爭遲遲不散,也反應美國社會長期以來最敏感的種族議題。
密蘇里佛格森小鎮的18歲黑人青年麥可布朗,8月上旬在街頭,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同時還做出舉手投降的姿勢,卻依舊遭白人員警威爾森槍殺身亡,引爆佛格森當地跟鄰近地區,超過10多天的街頭爭,也讓美國社會長期以來最敏感的種族議題神經,再度被挑起。美國皮尤民調公司的民調顯示,儘管有接近50%的白人受訪者認為,種族因素在事件中被誇大,但大多數的人卻認為,美國仍然沒有徹底走出種族主義歷史的陰影。
==華府居民==
這起事件讓我不想生兒子,如果他是個黑人男性,他永遠就會有刻板印象,他走在街上永遠都會有風險。
==華府居民==
我是受過教育的人,我有法律學位,也有其他專業學位,我自己就曾遭受過警察威脅性的行為,就在這裡我住了27年的地方。
黑白種族議題在美國一直都是最大的禁忌,美國歷史上曾經歷過多次有關種族議題的暴動,每次都把難以癒合的傷口又再次撕裂。儘管美國早已脫離種族隔離政策,但有學者認為從數據上來看,美國的種族不平等現象,沒有太多改變。
==霍華德大學教授 卡爾==
許多學校現在比種族隔離政策結束前更加隔離,加上黑人的失業率,貧窮率都比以為更為顯著,非洲裔美國人目前坐牢的比率為史上最高,甚至高過黑奴時期。當我們談論種族進步之餘,我們就要檢視一下數字,越來越不確定了。
佛格森事件不光凸顯出種族爭議,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把一批軍隊淘汰下來的裝備轉向了地方警察,造成了警察的軍事化,打死布朗的警察威爾森,被認為採用了和他面臨的風險不成比例的武力,這點已經引起國會關注,未來可能修法對警察的裝備做出限制,同時也可能對警察義務和用槍權,做出更嚴格的規範。只有解決這些制度性的問題才能儘早讓事件平息。
記者 靳元慶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