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瑰寶 雙連埤浮島景觀待搶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縣員山鄉的雙連埤溼地,有很多稀有的水生植物,是生態學者眼中的國寶級溼地。不過雙連埤的地主和保育團體,對於這塊溼地要如何規劃,意見卻相當分歧,。最近地主甚至打算拆除雙連埤最著名的浮島景觀,保育人士正在大力搶救。撐著竹筏,載浮載沈,雖然技術並不怎麼熟練,但大家還是趕緊往前划。因為如果動作太慢,雙連埤的浮島,就會被正在進行築堤工程的怪手、一併挖除。這些保育團體的人士,努力爭取時間,搶救假紫箕、馬來刺子莞等罕見的水生植物。
雙連埤的浮島,其實是大量的沈水植物,長期堆積所形成的。像毯子一樣的浮島,不但會隨著季節和水位遷移位置,更聚集各式各樣罕見的水生植物。只是,這塊保育人士眼中的瑰寶,在地主看來,卻是破壞雙連埤水域景觀的象徵。到底應該怎麼規劃這塊溼地,雙方的意見很分岐。
地主和保育團體僵持不下,主管的政府單位也很頭痛。縣政府表示,唯有把這塊土地徵收,劃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才是解決爭議的根本作法。不過雖然努力很久,縣府和地主,也沒有辦法取得共識。
雖然可能無法保住浮島的景觀,不過在保育團體的搶救下,大部分的水生植物,都已經被成功移植到其他的地方。像宜蘭陳氏家廟的鑑湖堂,就收容了很多在雙連埤落難的水生植物。
雖然這幾年台灣的環境保育觀念,已經逐漸推廣到民間。但實際執行起來,還是會出現許多落差,雙連埤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地方人士和保育團體,不能冷靜溝通,而政府又不願意積極介入,這樣的爭議,還是會一再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