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烘焙龍眼乾 盼土窯成文化景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東山每到這個季節、很多人家都會烘焙龍眼乾,也成為當地特殊的「文化景觀」。
灶寮裡的龍眼經過烘焙,滾動的聲音從沉重轉為清脆。
不過果農說,這樣還不夠,因為龍眼總共要經過整整五天的烘焙,還得24小時守候,定時翻動均勻受熱,才能完全去除水分成為龍眼乾。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水福==
因為表層和下層的
溫度和乾溼度不平均
所以先把上面鏟起來放著
再翻動下層
台南東山盛產龍眼,從清朝時代就開始烘焙龍眼乾作為農村副業,特別是南溪里一帶,至今仍然遵照古法,運用傳統的土窯和乾燥的龍眼樹枝來烘焙龍眼,每年這個季節,社區瀰漫炭燒的焦香,很有特色。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水福==
東山區(龍眼乾)佔全省六成以上
都是由我們東山鄉
尤其是我們南溪社區(生產)
==果農 黃皆傳==
去年(產量)較多 今年較少
價格比較好
去年大約(每台斤)30元
今年差不多80到90元
用古法烘焙的龍眼乾,果肉Q香氣足,不過今年產量少,市場價格應聲喊漲。辛苦製作的龍眼乾成為市場的搶手貨,讓果農很欣慰,社區則希望當地近百座烘焙土窯可以被指定為「文化景觀」,引進公部門的力量共同保存地方的特色產業。
記者 呂宗芬 陳顯坤 許政俊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