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萊比錫89年東德慶建國 街頭示威人潮漸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位在德國東部的萊比錫,是個藝文活動與工業發展並存的重要都市,過去還曾經有小巴黎的稱號,二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9年11月4日,有五十萬人聚集在市區,手持蠟燭舉行和平示威遊行,也成為幾天後推倒柏林圍牆的關鍵,讓這個城市在歷史上留下重要而深刻的痕跡。
時間退回到1989年10月7號,東德執政當局正在慶祝建國四十週年,標準共黨式樣的大場面卻有外弛內張的氣氛,沒想到事隔兩天,當時的主要城市萊比錫,要求人民當家,秘密警察滾蛋,政府下台的和平示威越演越烈,群眾愈來越多,警方開始逮捕在街頭聚集或者觀望的民眾,有些人下落不明,帶頭的精神領袖之一,尼古拉教堂的傅勒牧師,回憶起當時情況,緊張氣氛歷歷在目。
北京天安門事件發生才發生四個月,全東歐也都知道這件事,從秋天開始,在萊比錫與德勒斯登群眾示威活動中,就可以看到中文字樣的「民主」兩個大字。
在教堂的屋簷保護下,民眾能自由討論與交換意見,即使有秘密警察混進來監視,傅勒牧師不為所動,反而要他們跟著唱聖歌,把心情平靜下來。
關鍵的1989年11月4號晚上,萊比錫示威群眾自發性組成的組織,萊比錫市民委員會,不僅帶領群眾在市區圍繞,主要大街上遊行散步一圈又一圈,更重要的是大批群眾把當時秘密警察所在的總部包圍,不用槍彈也不用流血的,和平佔領而且接管了這棟建築物。
萊比錫市中心的奧古斯都廣場,已經很難想像當年市區有五十萬人的盛況,燭光運動已經成為歷史,德國統一後,聯邦政府提出重建與發展策略,帶給萊比錫新的活力,城市也在寧靜中慢慢的找回繁榮與步調。余佳璋余榮宗德國萊比錫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