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訪中 引發民進黨兩岸路線爭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的政治焦點,先來看,高雄市長陳菊,前往中國行銷高雄世運會,在拜會過北京市、及中國奧會主席之後,今天已經飛到上海,和上海市長韓正會面,陳菊並當面邀請韓正,出席7月高雄世運會的開幕。陳菊這次訪中國,因為堅守台灣的主權,獲得朝野高度肯定,不過,也引發民進黨到底要怎樣,面對中國的路線爭議。
民進黨才剛辦完517大遊行,抗議馬總統過度傾中,21號高雄市長陳菊就前往中國行銷2009高雄世運,這也讓黨內開始思考,民進黨現在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什麼?
回顧民進黨創黨開始,因為堅持台獨主張,所以民進黨和中國之間並沒有太多往來,後來1997年前黨主席許信良,為了積極爭取中間選民支持,提出「大膽西進」主張,卻引發黨內新潮流系質疑,並隨後在1998年二月,舉辦黨內中國政策大辯論,最後正式定調為「強本西進」路線。後來2000年民進黨執政,前總統陳水扁為了拼經濟,將前任總統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當時也引起李登輝的不滿,而這也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大躍進,2006年民進黨縣市長大選失利,沒有連任壓力的陳水扁為了鞏固深綠選票,決定緊縮兩岸政策,再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而2008年民進黨失去執政權後,黨主席蔡英文辦了三次遊行,批評馬政府傾中,但蔡英文卻從未說明白民進黨現在的兩岸政策具體內容,而陳菊的中國行也讓民進黨內,希望開放兩岸政策的聲音傳了出來。
林濁水希望能以彈性務實的方式開放,但也有人堅決反對。
陳菊的中國行意外點燃民進黨內的兩岸路線爭執,民進黨該怎麼和中國交往,也考驗著蔡英文的領導智慧。
記者張志雄 蔣龍祥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