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慈湖及國光指揮所 下月開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歡迎回到手語新聞的現場,過去大家到慈湖陵寢參觀、只限於前慈湖,但從5月1號起,過去從沒開放的蔣家後慈湖行館、以及前總統--蔣中正規劃的、反攻大陸國光計畫指揮所、都將要對外開放。接下來的鏡頭、就先帶您去逛一逛。
兩蔣陵寢在去年6月重新恢復,從96年底扁政府時期,停止的三軍儀隊交接表演,桃園縣政府在5月1號將要再進一步開放,位於前慈湖蔣中正陵寢後方,過去受到軍事管制,而從未公開的後慈湖,其中還包括了50年代,台灣準備反攻大陸的國光計畫指揮所。
不要小看這個F型的戰備隧道,它可以抵擋核彈與生化武器攻擊,因此被規劃為反攻大陸時的地下臨時指揮所。而這份國光秘件,則是記載著當時26項反攻大陸的精心計畫。不過民國54年時爆發八六海戰,海軍劍門艦與章江艦,在東山島附近執行偵搜任務時,被共軍擊沈,再加上之後發生的烏坵海戰慘敗,我方兩艘巡邏艦受重創,蔣中正體認已經失去制海優勢,國光計畫因而停止,也讓反攻大陸這句話,真的成為一句口號。
桃園縣政府,也將把過去蔣中正夫婦在慈湖陵寢的住所空間複製展出,包括兩人的臥室、客廳、書房、以及餐廳,而放在餐桌上的餐具不但精緻,更印有蔣家的徽記。
來到室外,雨後薄霧的後慈湖上,停泊著當時蔣中正搭乘的竹筏複製品,對照著黑白歷史照片,這些過去無法親眼看見的場景,也將隨著5月1日後慈湖的開放,逐一揭開當時的神秘面紗。
記者張志雄 陳保羅 桃園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