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濃縮鈾與鈽元素 製核武不可或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伊朗堅持進行濃縮鈾,北韓也正在抽出核電廠反應爐的燃料棒,這兩件事都引起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高度關切。歐美日各國擔心核武擴散問題趨向惡化。究竟這些訊息和行動,和核子武器之間有甚麼關聯,請看以下的報導。 鈾礦是一種天然資源,但是要達到能使用的狀態,基本上(CG)要經過萃取、並由離心機進行同位素分離,如果是發電等和平用途,只要濃度百分之五左右的低濃縮鈾就可以。而核電廠反應爐除了產生核廢料,燃料棒再處理之後,可以產生鈽元素。另外,同位素分離所生產的濃縮鈾,濃度如果達到百分之90,就成了武器級的高濃縮鈾。它和鈽元素都是製造核武的重要原料(CG)。伊朗堅持進行濃縮鈾行動,北韓宣稱要取出核電廠燃料棒,這兩件事之所以受到國際關切,(CG)就是因為它們都和核武脫不了關係(CG)。 1945年被投在廣島與長崎的兩枚原子彈,是兩種不同的典型。廣島原爆的炸彈(CG),是使用鈾235的砲管型裝置,也就是由高爆炸藥推動左邊的半球形鈾235,以高速撞擊右邊的半球體,達到臨界點而產生核分裂效應。(CG)這種原子彈的優點是技術層次較低,容易製造,但缺點是體積太大。至於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則是使用鈽元素的(CG)爆縮形裝置,藉著同時引爆周圍的高爆炸藥,產生向中心壓縮的效果,當中間密度低的鈽元素,瞬間提高密度達到臨界點(CG),也可以產生核分裂效應。 這種原子彈技術層次稍為難一點,不過炸彈的體積可以縮小。另一種威力更大的氫彈,(CG)則是所謂的核融合裝置。要使氘化鋰的氘元素產生核融合,必須先引爆小型原子彈,利用其輻射能,達到核融合的目的(CG)。目前美俄等核武先進的國家,彈頭都是利用核融合原理、較為先進的氫彈。至於核武技術較落後的北韓、伊朗,所能做出的原子彈屬於前兩種,技術層次較低。同時因為體積很難縮小,是否能順利安裝在飛彈上,形成真正的威脅,還是個未知數。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