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
-
中共舉行93閱兵展現武力 中俄北韓同台浮現新權力中心
|全球今(2025)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太平洋戰區在9月3日這一天紀念「對日抗戰勝利」。中共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建政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首度展示四大軍種、海陸空的核子攻擊能力以及無人機梯隊等高科技產品。另一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也同台亮相,三個人更有空前緊密的互動,都凸顯在美國主導秩序之外,國際舞台正浮現新的權力中心。
-
中國93閱兵明登場 台灣朝野態度為何?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兩岸中國將於明(3)日舉行93閱兵,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2)日表示,自己已抵達北京,將應邀出席典禮。對此陸委會、外交部如何回應?還有哪些國家元首將參與93閱兵?學者又怎麼看這次的活動?由中、俄等國組成的「動盪軸心」目標為何?
-
中國人士入臺灣籍著鉸護照 陸委會:依法行政
|內政部預告修正中國籍人士申請佇臺灣定居辦法,其中要求當事人的護照愛「鉸一角」,去予中國國台辦批評,講欲「追究法律責任」,陸委會就講,怹按呢講是欲恐喝中國配偶。另外,中國今年9/3欲大閱兵,舉辦抗日戰爭相關活動,陸委會呼籲政府和相關人員著毋通去參加。(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籍在台定居須註銷中國護照 國台辦不滿稱故意毀損將究責
|兩岸今(2025)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不過對岸卻藉此要在9月3日大閱兵,以及舉辦抗日戰爭相關活動。陸委會強調,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存在,呼籲各級政府與相關人員切勿參加。而對於內政部預告修正中國籍人士申請在台定居辦法,其中要求當事人護照剪角,國台辦聲稱要追究法律責任,陸委會則回應,這只是想恐嚇陸配,仍會依法行政。
-
詩人鄭愁予辭世享耆壽91歲 曾寫下「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文教科技台灣知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於美國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4時因心臟衰竭逝世,享耆壽91歲。他曾在詩作〈錯誤〉中寫下「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等著名詩句,並被選入高中國文課本傳誦至今。
-
中日韓外長會談盼深化合作 日關切釣魚台局勢與台海和平
|全球中日韓外長會議週末在日本東京舉行。日本外相強調,當前國際情勢緊張,正面臨歷史轉捩點,希望透過對話與合作克服分歧與衝突;他也在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雙邊會談時,關切台海和平問題。此外,3國外長同意將為中日韓首腦會談在年底舉行加速準備。
-
普丁與習近平視訊通話 稱台灣為中國不可分割領土
|全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21日進行了1小時又35分鐘的視訊通話,談論如何與美國總統川普建立關係,結束俄烏戰爭的和平協議的可能性,以及俄羅斯對北京在台灣問題立場的堅定支持。
-
馬英九重申九二共識重要性 外界估馬習二會10日舉行
|兩岸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行,接近賴清德520就職時間點,學者認為,北京對台政策不會因為台灣政治情勢的變動就有所改變,而昨(8)日傍晚馬英九和北京市委書記尹力會面,並再度提及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外界也推測,馬習二會將延到10日舉行,和同一天登場的美日元首峰會互別苗頭。
-
馬英九赴中/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稱日軍行為「歷史絕對不可遺忘」
|兩岸前總統馬英九赴中祭祖交流行程進入第3天,今(29)日上午到訪南京行最後一站「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發表談話。馬英九稱「南京大屠殺」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行為,讓中國人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歷史絕對不可遺忘」,應從中學取教訓,自立自強,才不會任人宰割。
-
馬英九赴中/走訪南京大屠殺、武昌起義地點 一文先懂歷史背景及意義
|兩岸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湖南祭祖,並率領大九學堂成員進行學術交流。行程安排至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共5大城市,將造訪南京大屠殺、武昌起義事件的發生地點。《公視新聞網》帶您先了解上述地點曾發生哪些影響中國近代史的關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