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
-
花蓮學田村長有中國籍 公所共解職、全臺頭例
|內政部今年1月查出全臺灣有5位村里長猶有中國籍,其中,花蓮富里學田村的村長鄧萬華,佇8/1予鄉公所解職,是目前的頭一例。這位村長誠不滿,欲提起訴願。另外,雙北佮桃園閣有其他4位中國配偶做里長,市政府等單位攏猶咧研議,看欲按怎處理。(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陸配村長遭解職 北部有4里長類似情況仍處理中
|政治內政部今(2025)年1月查出全台有5位村里長具有中國籍身分,其中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在1日被鄉公所解職,創下全台首例,鄧萬華不滿將提起訴願。另外,在雙北以及桃園,也有4位陸配里長面臨類似狀況,有待釐清,市府等單位都在研議處理當中。
-
金廈泳渡因統戰疑慮喊卡? 金門縣府:收到正式公文再處理
|兩岸即將邁入第13屆的兩岸體育活動「金廈泳渡」原定要在26日登場,但因牽涉「統戰」疑慮,傳出陸委會要求「喊卡」,縣政府表示,會等收到正式公文再做處置。但陸委會副主委強調,金廈泳渡一直以來都不是單純的運動活動。而基於統戰以及水域安全問題,今(2025)年能否舉辦?梁文傑表示目前仍在審查。
-
陸配補件今截止仍有2千人失聯 移民署:不會逕予註銷戶籍
|兩岸陸配補繳「喪失原籍證明」申請今(30)日截止。陸委會日前公布統計數字,仍然有超過2000位陸配尚未與政府聯繫。移民署強調,只要展現出願意處理的態度,就不會直接註銷戶籍。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會全力透過地方政府、戶政、警政機關先找到人,目前沒有設定最後期限。
-
逾5千陸配完成補繳除籍證明 部分遇返中無法辦理困境
|兩岸陸委會要求1萬2千名的陸配補繳除籍證明,申請期限到6月底,移民署今(20)日公布進度,完成繳附喪失原籍證明累積超過5000人,並同意超過800人以具結方式延後赴中國辦理。對於陸配碰到的作業困難,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表示,陸配回到中國辦理除籍證明卻無法辦理佔大多數,但當事人只要能提供佐證資料,海基會就能提供協助。
-
中學者稱「小紅書」治台更容易 陸委會:擬修法規管
|兩岸中國國台辦強勢表態要嚴懲「台灣駭客、迫害陸配者以及台獨打手」等3類人,又對聲援赴中發展的台灣藝人,要當他們的靠山。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9)日回應,若真把台灣藝人視為一家人,就不該在特定時刻要求他們表態。而日前有中國學者表示,台灣年輕人喜歡小紅書,所以用App治理台灣更容易,邱垂正表示,一直有高度的懷疑小紅書的統戰疑慮,也強調有必要從法制面規管。
-
陸配直播北市國小學童上學 涉妨害秘密罪送辦
|兩岸日前有台北市議員指出,有陸配在松山區的國小附近開直播拍攝,不僅介紹各個學校周邊環境,還疑似錄到小朋友清楚的面貌,引發家長恐慌。這名52歲的劉姓陸配最後被依法法辦,成為全國首例因校園外直播行為遭法辦的案件;警方證實近期類似案件不只一樁。
-
多名陸配尚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陸委會:多數在跑流程
|兩岸移民署日前要求部分陸配與陸配子女補繳喪失原籍證明,而根據陸委會提供的數據,換算下來,收到通知的1.2萬多人中,還有超過8000人尚未繳交,或是未提出具結或延後赴陸申請。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根據了解,當中有許多人正在跑文件流程當中,對於繳交進度樂觀看待。
-
賴清德就職滿1週年 學者認為兩岸僵局難突破
|政治總統賴清德就職滿週年,兩岸關係依舊持續緊繃,而長期處於戰略模糊的對中政策也走向戰略清晰,賴清德3月中發布「賴17條」並重新定義中國,雖然他強調這是不得不的選擇,但隨著後陸配因武統言論遭限期離境,以及國人赴中國須進行動態登錄,讓民間業者與學者認為,相較蔡政府時期的硬中帶軟,現在恐怕更難突破兩岸僵局的現況。
-
海陸兩會邀陸配過母親節 陸配坦言補件困難盼事先溝通
|政治母親節前夕,陸委會、海基會邀請40多位陸配參與歡慶活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形容,海陸兩會與內政部移民署是讓陸配能在台安居樂業的「3架馬車」,也特別再次說明近期推動的陸配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政策。與會陸配坦言不少人補件遇到各式各樣問題,希望未來若有類似情況,政府能先舉辦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