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間諜
- 
                            
英國會研究員涉共諜案 證人指台英官員會晤情資外洩
|全球英國國會間諜案持續延燒。英國1名國會研究員與1名英文教師被控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但最終檢方以中國尚未被英國政府正式列為國家安全威脅為由,決定撤案,此事在英國引發政治風暴。近日公開的證人證詞更指出,台灣是這起間諜案的受害方之一,間接洩露了英國與台灣官員會晤時,討論關於應對中國侵台策略的敏感資訊。
 - 
                            
捲入富豪淫魔性醜聞 英安德魯王子放棄公爵頭銜
|全球因為捲入美國「富豪淫魔」艾普斯坦的性醜聞,已經退出王室公職的英國安德魯王子,上週五(17日)發表聲明表示,他將放棄使用約克公爵頭銜。而在同時,對他提告的受害人朱佛瑞雖然在半年前輕生離世,但有一本回憶錄最近出版,書中揭露更多她與安德魯相處的細節;不過,安德魯始終否認與對方有不當行為。
 - 
                            
英MI5稱中「天天」威脅國安 國家級間諜行動規模增
|全球英國軍情五處(MI5)發表年度演說,處長麥卡勒姆表示,來自中國、俄羅斯與伊朗的敵對活動急遽上升,國家級滲透與間諜行動規模比去(2024)年增加35%。麥卡勒姆也強調,中國的「國家級行為者」不僅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且「每一天」都如此。由於有2名涉嫌替中方刺探情報者獲檢方撤告,爭議延燒,也讓輿論再聚焦北京威脅論。
 - 
                            
《華郵》:統促黨助中國滲透台灣 間諜人數3年增加500%
|兩岸《華盛頓郵報》29日以專題報導探討統促黨與黑道勢力、中國統戰的複雜關係。報導指出,台灣過去3年內被控從事間諜活動人數增加500%,但當前法規對間諜行為卻無遏阻效果,被美國前情報官員批評為「可笑的懲罰」。
 - 
                            
台日簽備忘錄共享出入境資訊 日媒:防中國趁「台灣有事」混入日本
|全球台日雙方在去(2024)年12月18日簽署了一份「出入境管制相關資訊共享合作備忘錄」,但當時並未公開內容。日本讀賣新聞今(19)日揭露,該備忘錄是針對未來若「台灣有事」時,台灣將向日本分享撤離者的相關資訊,讓日方得以事前審查欲前往日本尋求庇護者,以避免中國間諜或可疑人士趁亂入境。
 - 
                            
中配繳除籍證明進度達89.4% 陸委會:10人決定放棄台籍
|兩岸陸委會先前要求1.2萬名中配繳交「除籍證明」,透露最新處理進度已達89.4%,有10人則是決定放棄台灣身分;至於目前還找不到的1290人,陸委會將利用各種方式聯絡,不會直接註銷。海基會今(18)日透露,有中配在辦理申請除籍的過程中,遭對岸為難。羅文嘉也公布對岸滲透案件的統計資料,2024年到2025年共有29件,而且不只針對台灣,中共對世界各國都一樣。至於中共是否藉罷免案滲透台灣,羅文嘉表示無法確認或評論,但不得不提防。
 - 
                            
英國公布對中關係審查報告 點名中國間諜活動威脅國安
|全球英國工黨政府在執政滿週年前夕公布「對中關係全面審查報告」,報告中承認中國間諜活動加劇,已對國安構成威脅,但因仍未將中國列為與俄羅斯同級的「最高威脅」,引發對華鷹派不滿。英國議員同時也對中方在捷克尾隨副總統蕭美琴一事表達關切,強調這是對英國重要且及時的提醒。
 - 
                            
民進黨5黨員牽涉中國間諜案 除名開除黨籍
|針對民進黨共諜案,包括前立法院長游錫堃的助理—盛礎纓、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做外交部長彼時的助理—何仁傑、前總統府辦公室諮議—吳尚雨等人,有5名黨員牽涉共諜案。民進黨中評會今仔日達成決議,共這5人除名、而且開除黨籍。(此則新聞標題、內文為臺語文。)
 - 
                            
英國會周遭公園、酒吧遭竊聽 研究員憂中國間諜監控深入國會
|全球中國間諜在歐洲又掀起風波,英國、德國與比利時5月接連傳出中國間諜案件。英國情報單位警告,英國國會週遭的公園和酒吧都被中國情報人員裝上竊聽器,以竊取國會人員的對話情資。公視國際記者深入採訪英國國會相關人員,了解中國監視與滲透英國國會的手法。
 - 
                            
憲兵洩漏機密 閣穿軍裝拍影片共中國投降
|最近臺灣連紲煏出中國間諜案,就連憲兵隊嘛有3个士官涉案,in毋但漏洩國防機密,閣佇軍隊營區插中國國旗,穿軍衫拍影片、共中國投降。另外,閣有海軍飛彈快艇部隊3个官兵、總統府1个憲兵嘛去予中國吸收,已經予人判刑。(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